德力光电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听Leo聊光器件行业(46):狗屁工程师之七

发布时间:2016-05-03 09:50:35 热度:2670

 5/3/2016,爱做实验也有错?Leo老师本篇谈论我们光器件领域的工程师应该在理论的特定条件下去做实验,而非乱做实验乱得结论,从而误导公司方向性的错误造成更大的损失。

    下面说的例子是“好”例子,起码工程师能够亲自到一线, 脚踏实地地做些实验,可是,实验也不是乱做的。多年来,我看到很多工程师做了些完全没有必要的实验,得出了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浪费钱还不说,错误的结论给公司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下面说的是环形器的故事。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里发现所有的金属件到公司后都需要做两天的温度循环,我追问为什么,然后问到了工程经理。 他告诉我: “温度循环可以释放金属件里面的应力”。 我问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他说了他多年前的一个实验: 拿了1000套环形器的金属件,分成两批,一批在使用前先做温度循环,另外一批不做。两批对比下来,做过温度循环的合格率比没有做过的高5%。 当时环形器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五六十, 而且波动比较厉害,随机性很强,所以我告诉他: 如果你把每批五百个里面再随机分成两批,每批250个,你又能发现其中一批比另外一批好个三五个百分点, 再把这250个分成两批,你还能看到差异,怎么办? 好比同一个学校同年级的学生,分成两批量身高,你会发现两批的身高不一样。 仅仅凭这个实验是无法得出”温度循环比不循环好“的结论的,我们的结论必须要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他看我是反对这个做法的,又补充:“就算这样做没有益处,但好歹也不浪费钱,只是些电费而已。” 这才是很多工程师的根本问题:没有成本意识。 我告诉他这个决定的每年的成本够他发工资发100年。 怎么知道这个成本是多少,我给大家两个数据,各位同行自己想想成本多大:当时公司的材料库存是2000万美元,平均生产周期是2周。

    我也见过另外一位工程师,为了解决一个全胶平台产品插损(IL)变高的问题,做了几天实验,记录了一堆数据,有天很高兴地跑来找我,说他找到问题的发生点了,虽然原因还没找到。 我一想,那也很不错,至少原因定位了,原因就好找了。  和他过去一看,他每步都记录了插损,显示在40度恒温的台子上,IL最低 ,而烘烤结束,胶干了后,IL无一例外全部变大。 我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刚高兴了一分钟,发现不对:40度恒温下,胶还没干,那个时候是调整到了最佳状态了,然后胶干了,放到室温下,偏离最佳状态了, 当然IL变大,这还用说?!等于他辛苦了几天进行了细致观察,就得出了一个理论上已知的结论。幸好那个时候工程师工资都不高,才三五千人民币,浪费几天也就算了,今天不行了。 

    后来我也多次见过我们工程师,动不动就拿个三五十个产品做点实验,得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结论,要么把不相干的因素扯上去,要么得出一个反理论的结论。 我曾经有次批评工程师:你这个做法,和统计两家医院妇产科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数字,然后想生男孩就去生男孩多的医院去的做法没啥区别。如果得出一个反理论的结论,我更是不客气了:理论不可能错了,你不要让我看结果了,这里面要么你的实验条件错了,要么材料错了,要么设备错了,总之就是garbage in,garbage out的。 

    我们多年来喊的一句口号: 理论指导实践, 是非常值得光器件工程师的放在心里的。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被迫跳出来制止一些毫无意义的实验 。我们做个实验我们要非常谨慎,不仅仅是说实验都是成本,更重要的是,实验必须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理论的指导下的实验可能会出现干扰项目方向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我们做实验的目的是试图弥补理论上因为某些原因,如计算工作量很大、涉及变量过多或者实际物料和图纸不符合,产生的空白才能做。做个实验前一定要有明确的条件,比如确定数量是否足够,检验标准是什么, 并且有清楚的逻辑说明什么结果可以证明什么问题, 这才能开工。 比如,某个失效现象的Failure率是百分之一,很明显,用三五十个样品做是没有意义的。 我也常看到用一个组合件的失效证明组合件的其中某个零件失效,也看到用一个组合件的合格来证明其中的所有零件合格,同时也看到通过置换组合件中的某个零件看到组合件的失效来证明该零件的失效------我承认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逻辑可以成立,但并不是无条件地到处成立, 想想医学上的器官移植。^_^  


【培训主题】:光器件研发项目管理  
【时间】:2016年5月14~15日(周六,周日),共两天     
【地点】:深圳高新园科兴路科学园B2单元803    
      地铁1号线 “深大”A4出口直行5分钟  
【报名方式】:请向我们索取报名表  
电话:0755-82943096,26090113   
联系人:唐小姐,邓小姐   
武汉联系:18318031194    
联系人:左小姐    
E-mail: info@c-fol.net   

关于作者  
    本专栏作者Leo Ye 1996年进入光通讯行业,先后在光器件龙头企业JDSU(加拿大和美国), Oplink,Finisar,光库,索尔思(Source)等公司工作过,担任过生产工程师,生产经理,研发经理,物流总监,厂务总监,运营总监,运营副总,研发总监和精益改造(Lean)小组组长等等。管理过所在公司的运营、研发、采购、进出口、仓库、设备、厂务、IT、人事行政和培训等业务,曾经主持研发了JDSU新一代全胶光环形器,组织实施了Oplink的ISO14001,组织了索尔思的精益改造等等。 Leo在中美加三国多个学校学习过,有三项中国专利,五项美国专利,他经历过光通讯的泡沫和起伏,做过多个岗位,对光器件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这里专门开辟专栏,刊载他的系列短文,以飨读者,读者如果有问题,可以和我们编辑联系,邮件: info@c-fol.net, Leo Ye的联系方式是: dp536@yahoo.com。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