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光电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联合早报 中国使西方消费者直接受益

发布时间:2008-04-07 22:12:59 热度:787

不支持该视频中国融入世界的轨迹在西方显而易见。据BBC电视台报道,英国制造的豪华轿车宾利(Bentley)在中国的销售量比一年前增长了93%,远远快于英国本土的7%的增长率。宾利是世界顶级的豪华车,在英国的售价介于15万英镑到50万英镑之间,在中国的价格则从300万人民币到1200万人民币。电台评论员表示,即使这样高昂的价格,厂商也不用担心没有买家。他说:“忘了经济衰退这回事吧,只要看看中国。” 

  宾利进入中国大陆还不到6年,但它在中国的销售量早已超过了日本。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市场销量也比香港还多。它希望在未来一年内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或第四大的市场。和其他来自欧美的名牌商品一样,宾利在中国的际遇得益于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产品的声誉和质量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如果说顶级西方名牌商品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受益者是“先富起来”的人,那么,反向的商品流动在英国则造福了大批的中下层民众。英国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了一份颇有意思的报告,比较英国家庭2006年和1957年的日常生活支出。调查显示,半个世纪前每户家庭每周平均花费1.2镑,即总开支的8.7%,在房费上。而2006年该项消费升至85.4镑,相当于19%。同时,人们更乐意把钱花在房屋改建和内部装修上。全英去年每周花费7亿5000万镑,用于地毯、沙发、花园装修和其他装修产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世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但英国人食品开支比例在过去50年里却大幅下滑。 1957年,英国平均每户的食品花费占每周开支的30%,而今食品开支仅占家庭开支的15%。比例大幅下降的消费项目还包括烟草、服装及鞋袜。 1957年烟草是家庭消费第二大开支,约87便士,相当于今天物价的83.88镑。而去年平均每家每周仅消费4.6镑烟草,即不到1包香烟。服装鞋袜开支也从10%下降至5%。 

  英国家庭日用消费品支出比例在半个世纪的变化其实是商品和人口流动全球化的一个缩影。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廉价日用品(如服装)占据了西方国家超市中越来越大的比重,中国、东欧劳工在英国农场的工作则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西方的普通消费者直接受益。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虽然将中国妖魔化的倾向依旧存在,总的来讲,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变得较为正面、多元和平衡,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也逐渐意识到中国发展模式可能为世界带来某种启迪。 

  与美国对中国观念中的权力和争霸导向有所不同,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对于欧洲人看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西方对中国观念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巨大变化以及欧洲对自身发展模式某些方面的反思。 

  二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的启用成为不少英国媒体的头条新闻,由于伦敦是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地,而新航站被看作是北京在奥运期间迎接游人的门户,英国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拿伦敦希斯罗机场五号航站跟北京三号航站楼相比。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在报道中显示出对北京新航站楼的规模--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戴顶建筑--的惊叹,不过,中国人的效率更让英国媒体自叹不如。英国建筑大师、三号航站楼的设计者诺曼•福斯特(他也是希思罗机场五号航站的设计者)说,“欧洲的城市化过程用了200多年,中国只用了20年。”而中国已经设法在四年内设计幷建造一座面积是希思罗机场两倍的新机场,所用的时间却比希思罗规划咨询的时间还少。 

  英国《独立报》副主编、著名未来学家Hamish McRae就此撰文表示,“我们要把事件放到我们自己的经济辩论背景下看待,尝试看看我们可以从中国经验中学到什么。这样一个高知名度的项目聘请一位英国建筑师,这个事实就说明中国准备向我们学习。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尝试向他们学习呢?”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