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士兵突击预示中国的成长
发布时间:2008-01-31 23:13:56 热度:1211
不支持该视频2007年“震撼”中国的新锐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讲的是一位普通农村男孩“许三多”参军入伍后几经磨练,逐步成长为新一代“兵王”——一名优秀的解放军特种兵的故事。坦率地讲,这个故事还真让人开始感受到了“威胁”。它所威胁的,是多年来中国大众文化中的脂粉习气,中国价值系统里的信念虚空,以及中国传统人格中的被动苟且。于是,《士兵突击》所传载的新文化意义注定不同凡响。
近年来,两种大众文化倾向逐步占了上风:一种是盲目崇外——照搬港台,模仿西方,比着葫芦画瓢儿;再一种是埋头往日——宫廷戏,辫子戏,妻妾成群,臃肿琐碎。
久而久之,在总体氛围上造就了一股强烈的脂粉气,缺少自己的力量、风骨和灵魂。甚至在所谓庄重和硬朗的题材里,也经常可以带进形形色色的不伦不类,扭捏作态。
然而,在2005年,中国推出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亮剑》,“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让人顿感气象一新,振聋发聩。但《亮剑》还只是预示了一个新的转折。
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士兵突击》呼啸而至,一群普普通通的当代士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单调、磨难和挑战为伍,却创造出了气势和光荣,立体展现出新一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很具激励意义。诚然,从《士兵突击》中也可以看到其对已有成功作品元素的借鉴和发挥,但绝不是一味地模仿和作秀,而是以充满独到与创新的核心内容,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中国普通士兵的喜怒哀乐、挫折失意和奋斗成长。
不少有识之士经常指出,一个国家、民族及文化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高度物质的发展,还必须有进步信念的支撑。人的存在,总应该超出一般动物类的局限,具备更多智慧、信念、意志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西方国家民众的宗教信仰往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难道说中国民众少有信教习惯也就意味着缺乏信念?《士兵突击》现在大声宣称:中国自有中国的信念,“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不抛弃,不放弃”,强调个人奋斗要结合团队精神;中国人也自有对信念的坚持、开拓和不懈实践,于是“土娃子”也可以成长为“特种兵”。
更具启发意义的是,《士兵突击》还生动表现了普通人格的进步与升华:即是从原先的浑浑噩噩、投机圆滑、强迫灌输、软弱依赖,到自我激励、坚实开拓、不畏挑战、追求卓越的成长历程。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中无为、不争、随众、依赖、迂腐等略显压抑的因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突破,彰显出新一代中国人的勇气、信心和开拓追求。这种进步与发展式人格,当会决定和塑造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远大未来。《士兵突击》其实就是在预示中国的突击和成长。
近年来,两种大众文化倾向逐步占了上风:一种是盲目崇外——照搬港台,模仿西方,比着葫芦画瓢儿;再一种是埋头往日——宫廷戏,辫子戏,妻妾成群,臃肿琐碎。
久而久之,在总体氛围上造就了一股强烈的脂粉气,缺少自己的力量、风骨和灵魂。甚至在所谓庄重和硬朗的题材里,也经常可以带进形形色色的不伦不类,扭捏作态。
然而,在2005年,中国推出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亮剑》,“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让人顿感气象一新,振聋发聩。但《亮剑》还只是预示了一个新的转折。
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士兵突击》呼啸而至,一群普普通通的当代士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单调、磨难和挑战为伍,却创造出了气势和光荣,立体展现出新一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很具激励意义。诚然,从《士兵突击》中也可以看到其对已有成功作品元素的借鉴和发挥,但绝不是一味地模仿和作秀,而是以充满独到与创新的核心内容,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中国普通士兵的喜怒哀乐、挫折失意和奋斗成长。
不少有识之士经常指出,一个国家、民族及文化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高度物质的发展,还必须有进步信念的支撑。人的存在,总应该超出一般动物类的局限,具备更多智慧、信念、意志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西方国家民众的宗教信仰往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难道说中国民众少有信教习惯也就意味着缺乏信念?《士兵突击》现在大声宣称:中国自有中国的信念,“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不抛弃,不放弃”,强调个人奋斗要结合团队精神;中国人也自有对信念的坚持、开拓和不懈实践,于是“土娃子”也可以成长为“特种兵”。
更具启发意义的是,《士兵突击》还生动表现了普通人格的进步与升华:即是从原先的浑浑噩噩、投机圆滑、强迫灌输、软弱依赖,到自我激励、坚实开拓、不畏挑战、追求卓越的成长历程。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中无为、不争、随众、依赖、迂腐等略显压抑的因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突破,彰显出新一代中国人的勇气、信心和开拓追求。这种进步与发展式人格,当会决定和塑造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远大未来。《士兵突击》其实就是在预示中国的突击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