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012,10年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覆盖芯片与终端、网络建设与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在多项技术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国际国内市场的双丰收,成为引领全球通信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每天早晨坐地铁上班的1个小时也是王建在网上“冲浪”的时间,对于日益提高的网速,他还希望更快些。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3G用户已达1.76亿户,使用4兆及以上带宽产品的用户比例达到54%。而10年前,我国多数用户使用的还是拨号上网方式。
10年间,支撑通信方式发生巨变的,是我国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跨越发展。据统计,2002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155.9亿元,2011年规模以上通信设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2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近3倍;我国许多通信设备的产量已排在世界前列,手机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70%以上。经过10年发展,我国不仅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通信设备产业链,还成为引领全球通信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把握产业升级机遇
从1G到3G,是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升级的过程,也是我国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不断壮大的路径。我国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已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覆盖产学研用的完整技术创新体系
今年7月,中国移动宣布在现有的FDD- LTE网络基础上,引进TD-LTE技术,在香港建设FDD-LTE及TD-LTE无缝双制式融合网络,中兴通讯作为参与厂商之一获得了50%的网络建设工程。对此,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移动终端事业部经理耿岩表示:“从3G开始,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的话语权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也达到全球领先,这一优势在4G时代将更为明显。”
1G时代,我国大部分的通信设备、终端产品都要进口。2G时代,国内企业仅占据了不到20%的市场份额。3G时代则完全不同,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快速成长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0年,我国提出的TD-SCDMA正式成为3G国际标准,今年年初,TD的演进技术TD-LTE又成为4G国际标准。从自主技术到国际标准,再到商业化、产业化,我国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已形成了覆盖芯片与终端、系统设备、仪器仪表、大型应用软件、网络建设与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据统计,TD产业联盟已有90余家企业加入,TD基站数量超过22万个,国产化率达到90%。以大唐、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我国移动通信设备厂商在TD-SCDMA网络建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85%;测试仪表市场也改变了完全依赖国际厂商的局面,我国厂商市场份额接近90%;在位于产业链高端的终端芯片环节,我国产业界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市场份额为零跨越发展到市场份额超过50%。
与TD相关的终端设备也进一步丰富。今年上半年,通过中国移动测试的TD终端新增86款,比去年同期增长28.7%,通过测试的TD手机累计已达412款,累计销量超过50万台的TD手机有44款。
此外,3G、4G的基站建设也在拉动着国内光纤光缆业的发展。武汉长飞、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和富通集团等5家公司的光纤产能已经占据了全国产能的主要部分,而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领跑全球通信市场
从最初靠价格优势卖设备,到现在靠技术全面深耕海外市场;从当年为发展中国家运营商供货,到现在与世界顶级运营商共同研发,中兴通讯等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已经成为世界通信市场上的领导者之一
因为运用了华为的Single FAN解决方案,德国沃达丰5年内运营成本降低了50%,沃达丰将华为评为2007年度至2009年度的最佳供应商;在2011年法国电信组织的IPv6过渡技术评测中,华为提供的技术被评为全球第一;2012年,华为因在南非IP移动承载网建设上的卓越贡献,荣获了“非洲最佳移动承载解决方案”大奖……
作为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0余家企业及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2002年,华为实现销售额达220亿元,海外市场销售收入5.5亿美元;2011年,华为销售额达2039亿元,海外销售收入为1384亿元。华为的成长正是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崛起的代表。
同样获得国际市场青睐的还有中兴。经过10年的赶超,中兴通讯进入了全球五大通信设备供应商的阵营。
上海贝尔是我国通信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董事长袁欣如此总结企业国际化运营的变化:“我们先后经历了‘引进来’、‘走出去’、‘合作共赢’、‘直接承接阿尔卡特朗讯部分海外市场’、‘全球业务收购’等5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阶段。”他坦言,有一条国际化经验很关键,就是抓住国际资源整合的历史机遇,发展自身的全业务运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同时发挥中国资源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10年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不仅获得了市场和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专利数量上的飞跃,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在国际通信市场上的话语权不断提高
专利拥有数量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后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支撑之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发展之初,较多地受制于国外专利,高昂的专利费支出使得企业盈利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在全球各通信厂商所持有的LTE(4G)专利中,华为占比约10%,中兴通讯占比达7%。”耿岩表示,“这些比重意味着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的话语权。”
2008年,华为成为世界专利年度“申请数量”(非核准)最多的公司,结束了飞利浦长达10年的“霸主”地位。这一点归功于华为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还在国内外设立了23个研究所,与欧美及印度主流运营商成立了34个联合创新中心,持续构建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据了解,2011年华为的全球PCT专利申请量达2463项,居全球第三位。
凭借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长期积累,中兴已经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过3.5万项,所持有专利90%以上是覆盖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的基本专利。其中申请国际专利已近7000项,全面覆盖3G、4G核心技术,并在以LTE、云计算等为主的新技术领域竞争中,取得技术领先。
依靠这些专利和创新能力,我国企业在国际通信市场正在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等企业在多个国际标准技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职位,为主导国际标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信与信息、硬件与软件、销售与服务的界限正在不断淡化并逐步融合,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商也随之更新发展的模式和思路,开始从单一的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不断强化融合服务,以求在国内外市场中继续提升竞争能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