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2012,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马晓芳,“全世界的趋势都是专注于自己的优势,所有(领域)都在做的,只有中国的华为和中兴。”2月10日,诺基亚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张志强在媒体沟通会上说。
华为和中兴确实更像“全能选手”。在网络设备市场,它们覆盖了无线到固网、GSM到LTE等细分领域,如今还开拓出终端和企业业务。
张志强说,未来诺西将专注于移动宽带领域和相关服务。过去一年它确实落实了思路:裁员1.7万人,出售了WiMax等非核心资产。
全能的华为、中兴能否挑战专注的洋巨头?
排名的背后
截至目前,三大外资设备商都已公布2011年业绩。虽然华为和中兴年度财务尚未正式披露,但五大设备商新一年的实力格局已略见一斑。
爱立信去年全年营收约合34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净收入约18.9亿美元,同比增长也是12%;诺西去年营收为140亿欧元,同比增长14%,利润2.25亿欧元,较2010年几乎翻倍,中国区销售额占比11%。
张志强说,截至2011年第四季末,诺西过去8季,已连续7季实现非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营业利润。当然,如按IFRS标准计入改组费及一次性运营费,诺西每年亏损达10亿欧元。
阿朗去年营收近157亿欧元,同比增长1.9%,净利10.95亿欧元。CEO本·韦华恩(Ben Verwaayen)表示,阿朗业绩已连续2年强劲增长,并在合并后首次实现全年净利增长。
华为业绩一般会在4月公布。不过记者从华为内部获悉,粗略估算,2011年合同销售额约420亿美元,按过去多年实际销售额约占合同销售72%~76%计算,华为去年实际销售额应在319亿美元上下。
中兴2010年营业收入约703亿元人民币。2011年11月一次采访中,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预计年度增长率约30%。据此计算,中兴2011年收入约145.37亿美元。
如此,前五大设备商排名将是:爱立信、华为、阿朗、诺西以及中兴。而2010年收入排名则是爱立信、华为、诺西、阿朗及中兴。
不过,一位通信行业人士不太认同这种对比方式,理由是大家产品线和业务范畴不太相同,总体收入排名不合理。
比如,张志强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从全部电信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看,爱立信18%,华为12%,诺西11%,分列第一、二、三名。而具体落到移动基础设施和服务市场上,则爱立信依然为第一,诺西第二。
张志强说,专注于移动宽带及服务,可让诺西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进入全球前三可能性非常大”。
正在分裂的竞争
这也能明显体现出设备商战略差异。
对比爱立信和华为更明显。爱立信收入分五部分:网络设备、电信专业服务、多媒体及两家合资公司ST-Ericsson和索尼移动;华为收入由三部分构成:运营商网络设备、企业业务和终端。由于爱立信已卖掉终端合资公司股权,唯一具有可比性的就是运营商网络设备收入。
路透社前不久报道称,爱立信2011年网络设备市场收入为198亿美元,华为网络设备收入约210亿美元,因此华为2011年的网络设备收入已超过爱立信。但因加强专业电信服务是爱立信重要方向,如将此收入(约125.7亿美元)考虑在内,爱立信来自运营商网络市场的收入达324亿美元,远超华为。
一位外资设备商高层由此不赞同华为和中兴的多元化模式,强调它们不过在走西方设备商的老路。之前,爱立信、诺西及阿朗都曾全面多元化,涉足了包括手机在内的多条产品线,但多种业务共同发展造成集团资源调配不足,导致互相制约。
在华为和中兴眼中,爱立信仍然保持领先,但诺西和阿朗都已衰态尽显,无力与自己展开全面竞争,只好收缩战线。根据诺西战略,到2013年底,公司每年开支将再减10亿欧元,阿朗预计2012年底再节约2亿欧元固定成本及3亿欧元可变动成本。
但这一判断可能充满风险。尽管诺西两家母公司已不再注资,但前不久它仍与巴克莱资本银行、花旗等15家银行签订约13.1亿欧元贷款协议。
诺西传言中的“独立上市”似乎迈近一步,对已难自保的诺基亚而言,将亏损的诺西剥离出去计划已久。
“投资者有权选择自己的投资组合,而不是将各种业务都放在一个公司内,帮助投资者完成组合选择。”一位诺西人士说,一旦诺西和诺基亚完全分离,诺西将如爱立信一样,朝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与华为、中兴渐行渐远。
因此,华为、中兴的多元化扩张,重蹈覆辙还是继续前行,还有待考验。一切充满了悬念。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