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2011, 国资委此番重新划分国有企业不是为促进竞争,最大的作用是以“公益”这顶大帽子来确保国企在石油石化、电网、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垄断地位。
【IT商业新闻网】
记者 郭钢)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副主任邵宁上周透露,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国企向两个方向集中,未来会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类型国企: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
其中,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国企将向公益型国企方向改革。公益型国企除了上述行业的央企,还包括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地方国企。而剩下的央企基本为竞争性企业。
针对公益型国企,邵宁同时指出,此类国企具备四个特征:首先,其产品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条件;第二,在经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或寡头竞争;第三,定价机制由政府控制,该类企业自身没有定价权;第四,企业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应经常承受政策性的亏损。
引人关注的是,这是首次将通信服务企业归入公益企业的行列中。实际上,对于电信运营商身份的介定讨论,一直未曾停止,国资委目前对运营商的考核也完全按照竞争型国企的范畴设定。
《中国青年报》对此发表评论认为,让一部分国企走向公益化,让另一部分国企在市场竞争中自我发展或自我淘汰,这较之于眼下的大包大揽、政策性供血已有很大进步。不过,将“三桶油”、电网和电信企业也一并放到公益型的篮子里,这未免令人费解。
IT评论人士毛启盈表示,对于电信企业来说,这个定义对自己来说非常尴尬。一方面,拼打了10余年,终于承认自己是公益型企业,惠民工程得到了官方承认;另一方面,要承担退出的风险。既然是公益型企业,也要面对市场的考验;既不准公开竞争,也要按照红利进行考核,而且,自己承担退出风险。到底是做公益,还是做市场?
表面上看,这对于市场化的国企做了清晰划分,但业界评论表示,这种划分更大的作用是保护了公益型国企的“法定”垄断地位。国有企业在本质上是政府机构在市场和产业体系中的延伸,因此,国资委此番重新划分国有企业不是为促进竞争,最大的作用是以“公益”这顶大帽子来确保国企在石油石化、电网、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垄断地位。
安邦咨询在《2012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国企垄断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六大挑战之一。国有企业只在抢资源抢渠道上下工夫,占据独特的优势资源,开发过程中轻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基础性技术创新投入也很少,效率却远不及民营企业。
有研究显示,2001-2008年,如果把名义利润总额中去除各种补贴等收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而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表明,国有企业占用了工业总资产的1/2左右、工业贷款的2/3以上,却只创造了1/3的工业产值。
有人这样对比道,民企选择进入一项行业就是来赚钱的。但现在和自己同属一行业竞争的国企突然摇身一变成公益型国企了,那极有可能导致的是公益型国企在公益旗号下坐拥各种补贴和政策扶持,民企竞争不过逐渐退出该行业。但反过来想想,双方同样的价格,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对群众服务,民企服务质量没准还更高一点呢,凭什么国企就成了公益型国企,民企就成了盈利性民企呢?
资深通信人高凡玉认为,电信运营商如果成为公益型国企,所有的导向将发生与今天不同的转变,特别是电信运营商目前所倡导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在考核导向发生变化后,也会与目前大相径庭。
高凡玉表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一是依法纳税,二是守法经营,三是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四是保护环境和公共利益。应不应该承担"政策性亏损"的责任。政策性支出应该由国家财政承担。其次国企产权改革应该有两个方向:一是国家独资企业,不以赢利为目的,以承担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己任。二是改革成为股份制的现代企业,以提高大众消费水平,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经营目的的企业。而对电信运营商进行公益型国企和竞争型国企的界定,也会或多或少的牵扯到以上问题。
评论指出,一是公益性国企要加大在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基础性技术支撑体系以及创新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将国企利润上缴财政比率提高到国际水平,并全额充实社会保障帐户。三是公益性国企员工要充分发扬社工的精神,并把激励过度的薪酬水平降下来。四是要把防止公益性国企利用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改革监管落到实处。公益性国企提法不能只充当维持国企垄断地位的借口,而应当成为加快国有企业垄断改革的开始。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