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010,在常见的竞拍场景里,往往是哪个给出最低或者最高价格,哪个就能笑到最后,可是对于中国企业海外竞拍来说却并非如此。几天前,中国建筑公司继今年在波兰承建首条欧洲高速公路后,也有意参与捷克和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个别公路建设项目。与几个本地的竞争对手相比,中国企业明显出价低廉,有足够的价格优势,可是好价格却换不来“好脸色”,中国企业低廉的报价却成为被拒绝的主要理由之一。
几个月前,中国公司曾成功获得修建波兰A2高速公路的承包权,这是欧盟国家首个正式交付给中国人的建筑工程。在价格上,中国公司提出的报价仅仅是波兰道路建设总局估算成本的一半,总体上与其他竞标的欧洲企业报价相比低了将近三分之一,这样为受惠方省钱,却受到欧洲各方广泛的批评,他们质疑中国企业是在低价倾销。
中国企业有价格优势是因为“自带工带料”的经营模式,从中国派出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拿中国标准的工资,建筑材料和工具也有一部分从中国运过去。实际上,如果中国企业没有这些价格优势,就更没有希望赢得竞标。
自从中国加入WTO,热情地打开大门迎接四方客,中国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信心满满地外出闯世界,可是这条路磕磕绊绊有太多艰辛。今年5月,鞍钢打算入股美国钢铁企业,遭遇美国国会议员顽强阻击;6月,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中铝集团计划投入195亿美元,增加对澳大利亚矿业集团力拓的投资,以失败告终;华为在美国的收购计划更是一再被扼杀,出价再高,一个“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大帽子就把所有的计划都搞砸了。
虽然现在中国企业在印度签署了一系列大单,可是半年前,热火朝天进军印度的中国电信设备商们却频频遭遇冰冷的闭门羹。印度政府以“担心安全”为由对中兴通讯等下达“封杀令”、对中国进口相关设备叫停,稍后,印度国有电信运营商又直接禁止了华为和中兴参与其GSM项目的竞标。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较竞争对手便宜近1/3,而这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遭印度政府封杀的根本原因。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之路像是一个乡下小伙子初到大城市打工的经历,一腔热情又满身是力气,愿意少拿钱多干活儿,可是遭遇的却是一张张“冷漠”、“蔑视”甚至“厌恶”的面孔,他们惊恐地打量这个莽莽撞撞来闯世界的小伙子,盘算着要怎么样较量。海外企业对于中国企业的敌意已经超过了竞争的层面。在对方戴着有色眼镜的视野里,如何改变中国企业的形象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中国企业习惯了拿着技术和价格这样的实在本事到处闯,却不懂得软实力传播铺路,不善于与媒体沟通。注重软实力的磨炼与传播,几乎是所有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必须要补上的课程。在多数的海外媒体报道中,中国企业要么是依靠低廉成本倾销的骗子,要么是披着红色垄断外衣行政化色彩浓厚的商业帝国,这种形象的企业难免处处碰钉子。
中国企业需要首先把自己推介给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有专家曾说:“每一个商品的背后,必然有公共外交的支持。”当然,国家应当走在前面,通过政府层面的交流沟通打破坚冰,建立互信,为两国的市场对接创造条件。而市场的主角们并不应该以逸待劳,应该主动出击。
在没有很多人为你走出道路的情况下,就需要自己铺路,若是一味摸黑前行,就少不了栽跟头。除了经济效益,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前期铺垫,让当地的政府、社团、媒体和民众认识自己,消除陌生带来的误解和恐惧,更主要的是要传达互利共赢的信息,并且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部分地把自己和当地已有的原料供应、工人和企业联系起来,这样前行的阻力就会少很多。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