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公关风波与华为治理迷局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10-12-06 13:43:52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导读:

12/6/2010,作者:张鲲

   华为公司的“接班风波”最终以媒体“道歉”而告一段落,但其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却给公众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针对任正非“父传子”的可能性,有人担忧华为会重蹈王安公司的覆辙,也有人认为华为能够重复IBM的辉煌。但以上讨论并不应该是重点。

  本质上,此次“接班风波”可以看作是华为的一次“公共关系风波”。事件折射了华为和媒体与公众之间存在着的巨大沟通屏障,这个屏障之所以形成,和华为独特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个屏障还可能将华为阻隔在向世界市场纵深扩张的道路上,让华为和真正意义的跨国企业之间永远存在距离。

  尚未褪色的“华为梦”

  在今年的招聘季中,如果能拿到华为公司的面试机会,华南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小辉可能会抛出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他想问问华为的招聘人员,外界传言的“接班风波”是否会影响今年的招聘计划。小辉说,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关心公司高层的事情,只是希望借问个有“技术含量”的问题给招聘人员留下良好印象。小辉来自广西农村,他非常希望能加入华为。他谈到自己对华为的“理解”:华为是一家任人唯贤的公司,“华为给人平等的机会” 。

  对毕业生来说,任正非具有偶像价值,华为有关的那些“青年才俊”、“技术天才”的故事一直激励他们。从之前火爆的宣讲会来看,“接班风波”并未影响这些平民子弟对华为的向往。

  应届生进入华为将得到可观的首月工资,还有严格的岗前培训。除了技术培训等常规项目之外,亦有保密培训,要求员工必须严守华为技术秘密,同时,对于华为内部事务亦要对外界,尤其是新闻媒体保持沉默。一些深圳媒体圈内的记者发觉一个现象,在任何一场华为公司参加的展览上,记者都很难直接采访华为的销售人员。他们都会异口同声说,“员工不能接受记者采访,需要找公司总部。”而华为的一些竞争对手,其销售人员还会主动找销售高层和记者联系。

  华为曾经一度和传媒打得“火热”。为树立企业形象,推广终端产品,华为公司曾设立过专门的“新闻发言人”职务,但这位新闻发言人做了一段时间便离职创办了一家公关公司。之后,华为多年没有新闻发言人。目前,华为将媒体联络功能分散在两个板块,一个是终端产品板块,一个是通讯设备。当媒体记者联系,工作人员一般会让记者先发采访提纲,但很少正面回应。工作人员说得较多的一句话便是“由于没有新闻发言人权限,所以不便评论” 。

  近年来,任正非也很少和媒体打交道,媒体记者要见到任正非唯一的机会是“两会”。但要让他发言,和约访他的难度并无区别。任正非本人对媒体的态度,是很多跑产经线的记者热议的话题,但讨论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任何办法能真正深入华为去做新闻。很多时候,华为新闻的“推测”味道很重,消息来源也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隐去。

  对媒体“敬而远之”,对消费品公司来说并不是明智选择。但对于华为来说,却有自己的考虑。目前,华为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讯设备,需运营商采购,和普通消费者无直接联系。然后是终端产品,包括手机、上网卡等,但随着国内几大运营商市场争夺越发激烈,手机定制比重越来越大。对此有人还分析,华为取消新闻发言人和企业战略调整有关,华为终端产品由运营商定制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没有必要再如此“高调”。


关键字: 华为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