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10,作者 张止水,最近有一则网上传闻令人郁闷。据称,世博会“美国馆”有部分建设资金来自于中国海尔集团的赞助。然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此并不领情。她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对海尔输美产品继续实施反倾销调查。更绝的是,希氏不能理解海尔的赞助,她说:“海尔与其花巨资建‘美国馆’,不如在中国的落后地区建几所希望小学!”
海尔集团没有出来证实或否认,坊间却有人出来指证该消息属假。在此,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一起网络谣传。毕竟海尔早在1999年就进入美国,并在南卡罗莱纳州先设厂后建工业园,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此,该州专门将一条街道命名为“海尔路”。
另外,笔者查询后获知,受制于法律限制,希拉里不能动用政府拔款建设“美国馆”,它的全部建设资金只能来自民间。可在美国确定参展前一周,6100万美元的建设资金尚有一半缺口。今年4月,海尔宣布出资赞助“美国馆”,在一定程度上解了希拉里之困。希拉里不可能不知道海尔对美国的贡献。
在此,笔者不想讨论此事的真与假。笔者所思考的是,海尔赞助“美国馆”的背后,是否有政府公关的寓意在里头。因为,中国企业太需要在国外实施政府公关。
面向政府的公关、游说,自古有之,它作为职业还是从西方兴起,发展至今,美国等西方政府都喜欢为企业站台背书。我们比较常见的一幕很能证明这一点。即,当有西方国家首脑访华时,身后总有该国大企业的老板身影。在多数情况下,老板们都能拿着中方的采购订单回国。这就是政府公关的最直接效果。
另外,西方国家政党背后,都有大帮企业提供的政治捐款。这都说明,西方国家政府并非不食人间香火,但中国企业要给其烧香,就一定要拜对地方。
近几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征程屡次受挫,原因有多种,但最核心问题出在政治层面。欲消弥政治敌视,除了政府间的博弈,还须有企业主导的政府公关。
当然,我们面向西方国家政府的公关行为,不是指“月亮的背面”——走后门拉关系、钱权交易或其他利益输送,而是指企业与政府发展良性互动关系,使企业在经营中得到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中国企业太需要这种理解、支持和帮助。
仅在最近,印度先宣布禁止该国电信运营商采购中兴、华为的设备,后虽在态度上有所松动,但市场大门仍未敞开。毫无疑问,印度是在借口国家安全问题,大行歧视之道,有违WTO的公平贸易原则(美国从去年开始对我实施的十几起自由贸易限制案也属此列)。凡此种种,我们要予以抨击和谴责,据理力争,但事实也证明了口头工作完全无效。我们需要换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正所谓上兵伐谋。我们应该在西式游戏规则中大动脑筋,大做文章,政府公关就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策略。从这一点而言,华为的动作令人欣赏。
据报道,任正非近期聘请了美国前布什政府高官约翰·贝林格(JohnBellinger)为公司顾问。贝林格曾为美国国务院首席律师,担任过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在美国政商两界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对美国法律颇为熟络。另外,华为还聘请了美国公司协助游说美国政府对其开放市场。
华为之所以如此,自有其惨痛的教训。2008年,华为计划联合贝恩资本收购3Com公司,交易最终被布什政府以 “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否决。尽管华为一再向美方证实自己没有“军方背景”,但仍无济于事。
既然中国人出面说话不好使,那么,让西方人用他们的方式来消除西方政府的歧视,这何尝不是借力打力的聪明之举?我们可以利用他们长年积累的政府关系、他们在国(议)会和政府中建立起的广泛网络来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服务。另外,类似约翰·贝林格一般的“外脑”,通常曾在一些能做出影响外国政府和企业决策的部门任过职,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中方企业确定议题,思考短期及长期战略,以及对关键的相关利益方进行正确的定位。
可喜的是,除华为外,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慎重规划其国际化战略,特别强调对执行力的投入。今年1月,复星集团就聘请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斯诺作为公司顾问,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执行“走出去”战略。中远公司也聘请了美国专业公关顾问公司为自己游走于美国政府部门。
不过,笔者在此仍希望有更多中国企业从海尔案中认识到,国际化成功与否的不仅是比拼技术和产品实力,还需要对更多开放性、策略性和对海外市场游戏规则的把握。这其中,积极有效的政府公关必不可少。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