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0,北京晚报消息
旅法学者撰文分析法国企业与富士康事件异同
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的震撼力在于其密集性,媒体跟着点数,而数目居然不停延续下去,变成一个恐怖游戏。很多事情,在不得其解或需要深入剖析的时候,“比较”是一种科学方法,尽管在这里将法国的员工自杀案和富士康对比令人心情沉重,但为什么坏事的感染力或雷同性总是那么高呢?作为欧洲第三大手机运营商,法国电信又被称为“自杀中心”,从2007年至今,法国电信已有35名员工自杀,2010年头3个月,又有11人自杀。
法国电信成“焦虑症象征”
法国电信公司有102000名员工,从2007年至今,自杀人员已达35人,使它成为工作焦虑症的象征。特别的是,死者均为主管。如果说富士康超于中国其他大型企业而先碰上承受压力的问题,那么法国电信的例子会是富士康的未来吗?
当然,两者基本结构不同,生产内容各异,但就产业和经营的整体发展来看,也许不全是阶段和过渡期的问题,基本上,还是人际关系疏离,个人价值得不到承认,工作没有成就感,使人走上了绝路。
难关面前都选“一死了之”
法国电信公司自杀的主管们在事业高峰期碰到瓶颈,富士康年轻的冤魂则在就业的第一步踩空了阶梯。法国电信人员是终身制,不能被随便解雇,同时也养成了他们的依赖性,在外面自由市场上竞争力很弱,自动辞职另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其自杀者多数纯属个人适应问题。
法国电信过去一枝独秀,网络的兴起和开放、民营化,使得每天只管报到和上下班的公职人员遇到新的挑战,有的无法解套,在上层强烈要求下,拿不出业绩来,抑郁终日,最后撒手人寰。他们多数都是在家中上吊自尽。
至于富士康的自杀员工,几乎每人都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不是他们自己的小家庭,而是父母的大家庭。任意加班加点,处处省钱,不惜牺牲所有休闲和娱乐,对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理想的破灭,不愿辞职辜负家人期望的心结,成了他们未能跨过去的难关。
研究:员工关系冷漠 主管压力最大
法国领薪人员自杀现象开始于八年前,根据“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这些年的研究,主要激发因素是“共同生活品质降低”。公司里的欺压、骚扰和不公正一向都有,但是过去工会非常活跃,员工投诉有方,心理上得到不少慰藉。但今天,大家都怕失业,公司又用各种提高竞争力的管理策略来代替过去的人情味,彼此的互信关系被破坏。这种情况在各级主管身上特别明显,他们全部的生活都被紧绷在一条“设法升职”或“不要失业”的线上,因为不进则退,最后便退出门外。
剖析:“集体沉默”导致惨案恶性循环
如何断定这类自杀事件中公司的责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心理学家、“工作与行动心理实验室”主任克里斯朵夫说,有的死者会留下遗书,有的在同事面前自杀。遗书指责公司,充满愤怒、屈辱和失败感。多数表示无法再应付与上司和同僚之间的冲突,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多数具有高度工作热情,专业能力强。各方责任都很清楚了,是否追究呢?事实上,法国的劳工医生碰到了一种“集体沉默”——有人自杀,公司上下都有罪恶感,而宁可三缄其口。这种避而不谈的做法对生者也是一种伤害,公司不反应,表示死者没有任何价值,不免使人心灰意冷。在这种情况下,自杀案往往一件接着一件。
启示:富士康急需“企业伦理学”
因此,打破自杀后的沉默,查明动机,不要让自杀案给平常化了,才是防止之道。死者的遗书、周围人的见证,都是先兆:工作环境确实发生了问题,管理方式必须改变。这点完全适用于富士康,它必须研究出一套增进人际关系、制止超时加班等情况的方法来,建立真正的整体企业伦理。富士康公司应该很清楚企业伦理的重要性。
旅法学者 杨年熙 J176
惨剧 半年内发生12起跳楼事件,死亡10人 2007年至今,已有35名员工自杀,今年头3个月,又有11人自杀
人群 多数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80后”和“90后” 死者均为主管
形式 多数选择跳楼 多数在家中上吊自尽,也有的跳楼或服药物
原因 家庭重担、情感挫折、理想破灭等 多数是个人适应问题:高峰期碰到瓶颈,公司改革后无法适应新挑战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