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2010,11年来,光联通讯通过不同途径将美国研发中心转移国内,极大提升了国内研发队伍技术和科研能力,成为全球光无源器件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危机中修炼内功完成研发中心转移。
珠海保税区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珠海市政府当年招商引资第一家驻进保税区的美国投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900万美元,最初只是将美国简单的无源器件零件加工生产线转移至国内,以OEM的加工贸易方式生产出口。
2000年底,经历了5年之久高速增长的美国高科技网络信息产业出现泡沫,最终导致2001年纳斯达克股市狂跌,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
泡沫的破灭及经济衰退没有漏下刚成立不久的光联通讯,2003年,公司发展进入了低谷,年营业收入由2001年的1亿美元,下降到3000万美元左右,缩减了近2/3。
外部需求乏力的情况下,光联通讯开始“修炼内功”。危机中,公司决定加大在国内招募顶尖的工程师研发人员,从项目培训和新产品转移开始,大力培养他们的研发能力,逐步实现把位于美国总部的研发中心向国内转移的战略决策。
据了解,光联通讯是美国硅谷光通讯企业中第一家将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的企业,不仅培养出了中国本地的优秀工程师队伍,实现人才的本土化,还大大节约了研发成本。珠海光联的研发队伍,首先研发出了光器件生产的全胶工艺平台,实现了这一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通过工序的不断简化和优化,将制造成本降低了近20%。
“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给光联通讯的发展增加了底气,而集团当年的技术转移决策,更是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据介绍,2003年,位于美国的光联集团总部开始陆续将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珠海,使得原本只具有简单装配能力的珠海光联,转移和发展了美国总部的全部产品生产线和研发运营能力。
历经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后,随着2009年开始国内经济的V型反转,欧美经济的恢复增长,也使得外部需求开始逐步回暖,爱立信、西门子等通信公司订单持续回升,国内通信行业的崛起和市场的成熟,为光联通讯开启了新的增长时代。收购有源器件企业实现两条腿走路
作为一家光通讯器件和模块制造企业,光联通讯没有满足于现状,停下发展的脚步。2004年,公司出口创汇达3亿多人民币。在竞争对手还在为解决几年前互联网泡沫带来的危机苦苦挣扎时,光联通讯依靠雄厚的实力,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光器件产品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时,走在发展壮大坦途上的光联通讯出现了现金的大量富余,每年的营业收入为近1.2亿美元,而现金资产则高达1.8亿美元。
为进一步扩大公司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实现产品的上下游延伸,打造更加完整的光器件产品产业链,2008年,光联通讯拆资1.2亿美元收购NASDAQ另外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OCP,正式迈进更有高科技技术含量的光有源器件制造行业,从无源器件到有源器件,实现了两条腿走路,产品多元化延伸,技术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领先的专业技术及优秀的微光学设计制造能力使光联通讯不断推陈出新,研制生产出大批能全面优化新一代全光网络的产品。目前,光联通讯的主导产品有:光波分复分器、光开关、光环型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有源光信息收发器、传输器、ROSA等光通讯器件及光通讯子系统等。
目前,光联通讯已经开始将OCP位于美国和中国台湾的生产和研发部门逐步迁往珠海,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投资。预计2010年底完全整合后,光联通讯将具有年产近2.5亿美元的生产能力,前5年的销售和纳税增长均可实现30%——50%的幅度。
光联通讯CEO刘燕良先生坦言,当初公司选择在珠海投资是一个明智的决策:“我们在珠海建立这个生产研发基地,是非常正确的,经过多年的努力,调整了产品结构,目前公司已经从一个简单的OEM加工企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非常感谢珠海市政府和各级部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刘燕良先生表示,目前阶段珠海光联将全面提高现有的产能和运营效率,保持每季度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巩固光联通讯作为光无源产品领域领先者的地位,并进一步拓展有源产品的市场,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把OPLINK打造成一流的光网络通讯产品制造企业。 链接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更好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鼓励外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对在华的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的研发中心所需进口科技开发用品给予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对研发中心自行研发技术的转让以及技术开发费给予税收减免。
并购,是企业提升产业链、短期实现经济规模跳跃式发展、快速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方式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延伸产业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