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2月31日电/在欧洲和美国,1968年代是理想狂热的年代,以巴黎五月风暴为标志,掀起一场挑战权威与旧秩序、追求平等与社会正义的世界性文化及政治革命。经历1968年左翼思潮洗礼的一代人,在试图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这代人以及这个年代留下的精神遗产,对世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汇报报道,40年后的2008年,欧美正遭遇环保、发展不平衡、移民及恐怖主义等新挑战,美国《新闻周刊》特别回顾了当年的骚动如何孕育出新生事物,或许能为如何面对新的文化及价值观念冲突带来启示。
1968年堪称是世界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几乎摧垮政权的法国5月风暴;突显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之变的布拉格之春;美国承认越战失败;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及总统候选人、前总统肯尼迪之弟罗伯特.肯尼迪双双遇刺;阿波罗8号奔月等影响世界的事件,均发生在这一年。这些事件盘根错节,催生出男女平等、种族平权、反抗独裁、崇尚自由人权良知等一系列现代理念,为建立新的社会政经秩序作铺垫。
社会矛盾日炽 中日也探月
藉此大除夕,环顾今日国际社会局势,竟与40年前的大事遥相呼应:法国今年10月起发动的公交罢工潮,暴露出劳工福利改革的社会矛盾;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深陷泥沼,反恐战屡遇挫败;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遇袭身亡,美国失去一名有助推动“美式民主”的盟友;日本和中国先后发射探月卫星,直追美国太空强国地位;全球政治经济重心亦逐渐转移至亚太地区。
如果这些都仅属无独有偶,拉美国家近年愈趋壮大的左翼思潮,便可谓与巴黎五月风暴一脉相承。
当年5月,为抗议戴高乐政府逮捕向美国产业投掷炸弹的反越战大学生,法国各地学生发起示威抗议,并获得600万工人罢工支持。结果大学关闭,工厂、矿山停产,海陆空交通中断,法国陷入混乱。直到5月底,戴高乐在军方的支持下终控制局势。
5月风暴并非是偶然的。面对西方消费主义社会暗藏精神空虚和窒息的危机,受到东方阵营生气勃勃发展模式的激励,学生们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托派、甚至无政府主义大旗,身穿哲古华拉恤衫,手持毛泽东语录,高喊“胡志明”的名字,走上巴黎和柏林的街头,希望推翻旧世界,建立一个更具人性、更公平的未来。
反战与工潮 又现文化冲突
5月风暴虽然失败,但却被誉为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解放”运动或后工业时代的第一次“文化革命”,不仅改善了工人的待遇,还影响了社会发展方向。
同年,墨西哥大学生示威,成为拉美对美国关系重新定位的先兆;美国的反战运动则迫使美国承认越战失败,同意与北越谈判;波兰华沙与捷克等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也出现变革之风。1968年还意味着世界战后秩序走向道德的转折。
40年后的欧美再次面临转折。美国备受争议的反恐战、德国的零星排外袭击事件、法国巴黎郊区的多次骚乱、英国的土生土长恐怖分子活动,甚至连公认最宽容的荷兰也出现文化冲突。这些挑战和新问题考验着68年代人,包括法国外长库什纳,这位从前的共产主义分子,如今虽然支持解放伊拉克,但反对美国的侵略战争。
“911”事件成为68年代人进一步走向分化的分水岭。一部分人仍坚守当年的信念,维护多元文化,主张社会包容;另一部分则主张新移民应尽快融入西方主流社会,反对多元文化。
欧美均处在十字路口,不再是浪漫青年的68年代人,正?根现实,走向成熟,协助寻找方向。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