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2005,本报记者 张洪生,中国铁通的发展一直是运营业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伴随着3G脚步的临近以及各种重组传闻沸反盈天的当下,中国铁通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12月26日,铁通迎来了五周岁生日。在既往的5年,铁通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通信市场中的重要一员,那么铁通将如何书写下一个五年呢?本期《对话》邀请到中国铁通集团董事长赵吉斌,请他就铁通未来的3G布局、融资以及上市等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细说端详。
五年见证成长
记者:你见证了铁通成长的全过程,你是如何看待铁通成长的五年?
赵吉斌:铁通的五年,换了三届董事长、三任总经理,可以说是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既有组建初期的艰辛,也有市场竞争的洗礼,更有在发展中成长壮大的欢乐体验。不管怎么说,前几年走的是比较好的,这应该感谢几届董事会。
作为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之一,中国铁通是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下于2000年年底成立的。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初移交国资委管理。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国铁通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7倍,实现利润连年翻番,资产总额增长了2.25倍,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资委的认可。
记者:铁通成立五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赵吉斌:五年来变化很多。如果要说最大的变化,首先应该是电信市场的格局因为铁通的出现发生了改变。过去电信也是垄断的行业,特别是固话,正是因为有了铁通,电信市场的垄断局面才得以打破,对老百姓也是有好处的。
其次是铁通这支队伍在竞争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这些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可以说铁通的员工队伍经受住了考验,队伍稳定了,目标明确了,能力增加了,信心增强了。
第三个变化是铁通这个企业,无论是从收入的数量还是收入的质量,无论是总资产的报酬率。净资产的收益率还是劳动生产率,也无论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是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记者:请你回顾一下这五年发展历程中,有哪几件事件你认为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赵吉斌:有四件事情比较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一是铁通公司成立,打破了电信市场的垄断。第二是上一届领导班子决定并实施的公专网分类管理。铁通起初是把社会市场和铁路市场合在一起做的,这样容易出现“大锅饭”现象,很难独立核算。公专网分类管理的实施,不但使铁通在铁路市场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服务,而且在社会市场能够集中精力,做强做优。第三是去年移交国资委管理,铁通真正变成一个中央企业。这一事件的本身绝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从此,六家运营商处在同等地位,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得到了极好的优化。第四是去年8月20日公司制定了三年发展战略规划。过去铁通也有战略,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战略方向还不太明确。所以这五年走下来之后有很多经验、教训。新的领导班子经过充分研究,决定把铁通定位为“依托铁路,拓展专用网;重在特色,做强区域化”,而不是继续盲目地竞争。
网络优势要转化为市场优势
记者:铁通每年的增长率居全行业之首,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得益于哪些方面因素?
赵吉斌:铁通的发展速度确实比较快。以往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7%,今年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30%。
我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应该是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国资委、信息产业部、铁道部对我们的支持。中国铁通去年移交国资委管理时,国家就给了我们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次是全体员工的干劲和士气。铁通走向市场的时间不长,自身经验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员工能够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连续五年达到年均收入30%以上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相当不易的。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士气。铁通的员工有着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开拓精神,有着一种奋勇向前、永不言败的必胜信心,这就是我们的取胜法宝。
第三是通过摸索,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切合铁通实际的发展战略。一个企业没有好的战略就是盲人骑瞎马,没有方向。我们早在去年就制定了“专用网+区域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依托铁路,面向社会,大力拓展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的一段时间,我们还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战略。
记者:和其他运营商相比,铁通优势在哪些方面?
赵吉斌:铁通的劣势很明显,但优势也很突出。第一个优势是我们拥有的“全国一张网”。南北电信分拆以后,我们拥有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一张网”,能为广大的集团用户特别是跨省的全国性的集团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信服务。第二是我们拥有一个超级大客户——铁路。其他几个运营商的产值和利润都很高,但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一个大客户能够为他们带来40亿元的年产值。而且这个大客户未来可引导的消费产品还很多。第三个优势是人。铁通有7万员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多是一个包袱,但是整个队伍精神状况、工作作风都很好。我刚才讲过,过去5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这是我们这个企业最值得珍惜的。
改革将成为铁通下一步发展的源动力
记者:铁通是国资委董事会改革的几大试点单位之一,未来改革还会有哪些方面?
赵吉斌:国资委想通过试点工作,把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打造成一个决策机构、常设机构,也是抗御风险的机构。这次董事会试点最重要的特点是外部董事逐渐要占全部董事的多数。我们的外部董事今年是4个,明年就要变成5个。国资委把出资人的部分职责与权利授给新的董事会,包括聘总经理、副总经理,包括他们的薪酬、解聘等等。
新的董事会主要的任务,第一是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我们现在的资金面比较紧张,必须要抓住产品或者是有些优良资产的重组,来实现部分或者是整体的产值,争取重组上市。第二个任务就是实现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同步进行。我们原来的改革大多是从机制上入手,当机制改革到一定程度,体制就制约了机制的改革。所以我们第二个任务是抓住董事会试点的契机,实现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的有机结合。
第三,董事会试点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前一阶段业内对电信的重组、拆分炒作得也比较厉害,我认为通信行业资源随着3G牌照的发放,资源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而且国资委也有要求,国有企业要不断地向跨国公司规模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铁通要抓住这个机遇做强做大,完善好自己的产品,培养好自己的队伍,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体制解决了,就可以打破很多过去打破不了的东西。
记者:请你简单描述一下未来五年铁通有什么样的美好前景?
赵吉斌:未来五年我们制定了一个战略。除了刚才说的“依托铁路,拓展专用网;重在特色,做强区域化”之外,铁通还必须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核心问题”是必须要争取全业务经营。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反映在产品上。我们现在更多注意力是集中在宽带业务上,更多是注重在挖掘以宽带为主体的增值业务上,过去这种增值业务一年两三千万元,今年可能达到一个亿。铁通的3G试验投了五千多万,做得比较好,多次得到信息产业部的表扬,在3G业务经营上是有一定机会的。另外,“一迅通”数字集群业务、铁路的GSM-R业务、国际通信设施经营(我们有13个国际出口)等等,这些新业务都会给铁通带来更多更好的收入增长点。
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资金。通信行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抓住机遇,加大对产品的投入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所以我们要尽快地解决融资问题。大致分几步走:第一步是控制成本支出。比如我们今年集中采购以后,铁路的数字调度设备的采购成本节约了20%,宽带ADSL局端和终端产品的成本支出减少了30%,交换机的成本支出节省了40%。第二步是债券市场。明年我们还计划要发行一定额度的债券。第三步是争取尽早完成上市任务。
要解决好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人才。我们今年在北京邮电学院举办了非脱产的工程硕士班,主要是培养技术后备人才;在北京交通大学办脱产的工商管理硕士班,主要是培养经营后备人才;从铁路专网的40岁以下的工人中抽出一千多人,选派到大专院校学习,改善技术人员结构。只要抓好这三个“核心问题”,铁通的发展还是会很有希望的。
融资渠道多元化解资金之困
记者:随着WTO协议的执行,国内电信管制越来越放松了,据说国内民间资本在电信运营业非常积极,到目前为止有没有民间资本跟铁通谈合作?
赵吉斌:和我们接触的机构有很多。铁通要抓住这个机遇,千方百计地做好“走出去、引进来”的工程。目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都跟铁通有过接触,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前一段我们和中信泰富、安庆油田有过洽谈,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的投资都要研究投资回报。铁通必须要拿出优良的资产或产品。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走好第二步,也就是怎样做到优势互补,通过资金的引入解决铁通的融资问题。
记者:下一步融资和上市有没有大致的规模?
赵吉斌:上市已经有所准备了,明年开始就准备正式操作了。上市要研究好“2+1”的问题,所谓“2”,指的一个是净资产,一个是利润。净资产多少决定你能融来多少资本,利润多少能够看出你股票的含金量。现在我们这两个指标还不是太高,所以明年开始首先要把内功练好。所谓“1”,是必须有一个比较好的产品。我估计铁通的“天时”应该不错,3G牌照的发放应该会给铁通一个很好的机遇。
我估计铁通上市还得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另外,现在国家提倡集团整体境外上市,这样除了“2+1”之外,还有一个“铁通是整体上市还是部分上市”的问题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准备在明年上半年拿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来。
记者:听说很多民营资本都看好了3G牌照,大家一直以为铁通至少能够获得TD的牌照,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吉斌:对于这个问题的准确回答应该是:铁通正在积极争取3G业务;除了3G以外,铁通还会争取获得其他的移动业务许可。我们一开始试验就比较积极,而且在TD-SCDMA方面和大唐配合得比较好。我个人认为,铁通的3G试验很积极,效果很好,也进行了不少投资,应该能有不错的结果。信息产业部对我们还是很支持的。
铁通公网业务成亮点
记者:铁通的公网两年以来给竞争形成了很好的局势,这两年在地方上的公网有特色的业务有哪些?
赵吉斌:比较有特色的是11种,概括起来是三块业务:一是以固定电话为主体的套餐。过去只接打电话,现在铁通也推出了“来电显示”、“彩铃”等增值业务,有些用户需要市话详单,我们是六家运营商中率先提供这一业务的现在看来,这些固话增值业务的发展势头还不错。
二是宽带业务。铁通的宽带业务发展很快,特别是近两年,都是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第三是VPN(虚拟专网)业务和呼叫中心业务,这是我们专门针对企业用户推出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们发展了一些很有实力的大客户,有了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例,市场反响不错。
记者:地方公网业务赢利情况怎样?
赵吉斌:赢利情况还可以。大致有三种赢利模式:一种是制定了1-4-2的模式,即1个亿的投入,4000万的产值,2000万的利润,这个模式主要适用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浙一带;中部地区的模式是1-3-3,即1个亿的投入,3000万的产值,300万的利润;西部地区主要是盘活存量,把原有的网络资源盘活、用好。
记者:你曾经提到了下一步三网融合的问题,不知道这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赵吉斌:三网融合在中国应该大规模实行,最后进入每个家庭就应该只有一根线。现在进入家庭的有电话线、ADSL线、电视线、电力线。三网融合的技术就是解决家庭一根线的问题。家庭是未来通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尤其像我们这些新兴运营企业,特别需要有这些机遇。
未来五年铁通力主做强
记者:日前“十一五”规划已提上日程,结合咱们制定的规划,能否谈一谈下一个五年铁通在推动国家信息发展上的一些想法?
赵吉斌:“十一五”规划对通信说了两句话,一个是加快通信行业的资源重组,第二是要提高通信的服务质量。未来五年如何贯彻“十一五”规划的精神,对于铁通来言要做好两点:第一是在整个通信业资源重组上,我们应该借助董事会试点,把铁通的体制改革,包括在体制改革之下的机制改革向前推进,这样使它有一个动力。第二是早在“十五大”时已经提出来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铁通在信息化上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于企业信息化的产品,我们还将要在这一方面做更多、更有效的尝试,为国家现代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过去铁通在“村村通”工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的好评。铁通的机构和员工也是遍布全国,对未来“十一五”规划的落实,一个是在西部地区把铁通自己的事情做好;二是西部地区的“村村通”工程及农村的通信发展也需要支持。企业源于社会,也要回报社会,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做到的。
记者:以你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如何把铁通领到下一个五年规划?
赵吉斌:现在我们董事会正在研究下一步的发展。第一,铁通走过了5年历程,最后我们给出的定位是铁通还处于发展期,而且是处于发展初期。因为无论从我们的份额还是在市场的竞争力,包括内部管理,抗御风险的能力都没有达到转型期的要求,还是初级阶段。铁通现在就力主效益发展,不主张单纯追求规模。未来数据对语音的替代、移动业务对固话业务的替代是趋势,铁通要明确定位,顺势而为,才能有好的发展。
第二还是新班子组建之后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铁通走了这些年,一个最重要体会就是专网业务大有可为。未来几年,铁路将要进行大规模建设,国家已经批准了这个方案,这就意味着铁通会获得很多机会。我刚才讲的拓展专用网并不是说把油田、矿山和煤田的专网资产都吃进来,我的意思是这些专网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机会,有很多铁通可以切入的业务。至于区域化,铁通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在电信业务增长潜力大的区域做大做强。现在固话业务和宽带业务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宽带业务。在这些地区把我们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做好,将会给铁通未来的发展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