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TD-SCDMA重塑电信生态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5-10-18 09:12:11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

10/17/2005,-本报记者 冯大刚 北京报道  在中国电信业的3G前夜,TD-SCDMA的未来命运已然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在中国电信改革的进程中,这个民族标准背负了太多的意义与期望。如今,6年过去了,有关中国3G标准的技术瓶颈已经不是障碍,然而在中国政府电信改革的“四两拨千斤”的思路下,TD-SCDMA真的能承担起重塑3G时代电信生态圈的历史使命吗?
新使命
1999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国际电联)提出中国自主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事实上,直到一年后,在该标准获得通过成为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时候,它才真正引发了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
最初,业界提出质疑,首先,TD-SCDMA能否走出实验室,独立组网和全国覆盖?其次,这个标准能否获得政策层面足够的支持?当然,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它能否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
2002年2月,TD-SCDMA内部实验网演示成功,这从技术上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政府的态度仍然不够明朗。到当年10月23日,信产部公布3G频率规划,为TD技术保留了155MHz的频谱——在其他国家,频率规划中为TD预留的频段一般为5MHz——人们才彻底打消了疑虑。随后一周,TD-SCDMA产业联盟的成立,让业界真正意识到,政府将力挺自主的3G标准。到2005年,联盟内厂商数量已经达到了21家。随后,更大的变化发生了。
2005年,中国政府对TD-SCDMA的决心更加明确。有关电信设备商重组的消息开始传出。据称,“中国普天、大唐电信合并”的传言来自于国资委高层,其最终目的是整合中国有优势的电信制造资源,成立以TD-SCDMA为主要市场目标的集团公司。
同样清晰的政府意图也体现在对电信运营商的重组上。甚至在外界看来,影响中国电信业重组的重要原因在于发放3G牌照的时间和数量,而这些都和TD-SCDMA测试进程有关。
Gartner电信分析师沈哲怡表示,3G牌照发放前,有关政府肯定会给每个运营商“定位”,由此再来决定发放的数量、范围以及采用何种技术。这一定位关乎电信业是否会进行重组。
“TD-SCDMA是中国政府在标准问题上所遇到的一次重大考验,是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意义的。实施中国的标准战略只能从支持TD-SCDMA和SCDMA做起”,9月28日公布的北京大学课题组中国自主电信标准报告中这样说,“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力求自己国家发展壮大的问题上不应有任何‘模糊’和‘内疚’。”
海外模式
在全球电信业,日韩的3G模式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
同样是在90年代开始开放电信市场,现在的韩国电信已经是全球制度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最早应用3G的国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市场中,被应用得最多的并不是技术标准战略。
在政策管制方面,韩国实行“市场占有率管制”,对主导运营商限定市场占有份额,如超过则责令停止发展用户。这样的举措维护了电信企业的正常竞争,也保护了公众的最佳福利。2003年7月,欧盟出台了电信管制新框架,通过鼓励竞争促进电信行业的发展。同年11月24日,美国公布的“号码携带”政策执行得更为彻底——允许固话和移动服务之间的号码转移。这将促使企业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水平。 
在市场竞争方面,韩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开放之初,价格战也是主要竞争手段。但是当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50%以后,价格变化对新增用户的激励作用明显减弱。运营商纷纷由价格比拼转向新技术、新业务的竞争和服务质量竞争,营销重点由抢夺新增用户逐步转移到用户维系和保留,转移到提高在网用户的ARPU值上来。
在手机制造领域,日本的运营商NTT DoCoMo介入手机终端领域。DoCoMo的用户不但可以享用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也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全球最高像素、最长待机时间的手机。同时,在3G尚未普及的时候,DoCoMo就已经开始4G技术的系统研究。
此外,价值链同盟也是海外运营商常用的手段。如德国的T-mobile、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旗下的TIM共同为用户提供欧洲以及美国范围内的无缝服务,英国电信和雅虎结盟共推宽带业务。
在这方面,国内的运营商也开始有所动作。近期,中国网通、韩国电信、马来西亚明讯、澳大利亚电信等5家亚太地区的电信公司组成世界上第一个Wi-Fi联盟,毫无疑问,通过各种形式的联盟,电信运营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吸引全球范围的客户,扩大可供选择的市场范围。
关键字: 3G 电信改革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