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005, 特点一:业务总量增长迅猛,电信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突出
2004年各项主要电信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电信业务总量持续猛增,在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通信需求方面贡献十分明显。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9225亿元,增长37.4%,增长率较前三年有大幅度提高。新增电话用户1.15亿户,总数达到6.47亿户。电信业务使用量持续增长,本地网区间及区内电话通话量达到6657亿次,增长13%;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744亿分钟,增长26.3%。移动电话通话时长9430亿分钟,增长49.2%;移动长途电话通话时长603亿分钟,增长11.5%。IP通话时长1151亿分钟,增长39%。移动短信息发送量达到2178亿条,增长58.8%。
电信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5188亿元,比2003年增长12.6%,与上一年增长水平基本持平,仍明显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5%的增长速度。电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至2.72%,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突出。2004年电信业务收入结构中,移动通信网业务收入达到2214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42.7%,所占比重最高;占总收入比重第二位的为固定本地电话网业务收入,达到1624亿元,同比增长8.7%,受异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固定本地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占电信业务收入的31.3%;长途电话业务在经历几年的下降后已开始回升,2004年完成收入1010亿元,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的19.5%;增长最快的仍是数据通信网业务收入,全年完成收入325亿元,占电信业务收入的6.3%,比重继续攀升。
但是,在业务总量高速增长、业务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由于价格水平的降低、新增用户中低端用户的增加以及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新的业务增收点缺乏等因素,使得通信业务收入没有与业务总量同步增长,量收增长不平衡加剧,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之比从2003年底的2.4扩大到2004年的3.7。
特点二:宽带用户规模翻番,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用户数双双突破3亿
2004年我国电话用户规模继续扩大,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用户数双双突破3亿,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全年新增电话用户数连续两年超过1亿,总数达到6.47亿。宽带用户发展迅猛,互联网上网人数仍居世界第二位。以ADSL为主的宽带业务以及短信息等增值业务成为当前市场发展的亮点。
固定电话用户数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创新高,8月份用户总数突破3亿,全年新增4970万户,达到3.12亿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4.9部/百人。无线市话用户数达到了6522万,占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20%,新增2793万户,占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数的56.2%,比2003年的50%有所增加。城市电话用户新增3975万户,达到2.11亿户,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的比例达到67.6%,比2003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新增2771万户,达到1.53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995万户,达到1.02亿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新增857万户,达到9246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数持续增长,5月份用户总数突破3亿,全年新增6487万户,年底达到3.35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5.9部/百人。移动数据等增值业务蓬勃发展,移动短信息业务量突破2000亿条,达到2178亿条,同比增长58.8%。
宽带上网成为社会消费热点,宽带业务发展迅速,2004年底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了2385万户,同比增长114%,其中ADSL依然是宽带接入的主要方式,新增近882万户,达到1694万户。由于宽带上网方式优势明显,窄带拨号用户出现负增长,比2003年下降了15%左右,宽带化进程加速。全社会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9400万,同比增长18.2%,总体规模仍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
特点三:异质竞争特征更加明显,电信市场竞争更趋理性
2004年,电信业改革继续推进,充分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一方面市场竞争继续加剧,异质竞争特点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更趋理性。
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的技术方式、不同的业务可以满足相同的通信需求,从而使得异质竞争成为可能。电信竞争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异质竞争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作用凸现。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业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场发展迅速。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2003年10月份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含无线市话),到2004年底,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固定电话2238万户,全年移动电话通话量也首次超过了固定电话。
——无线市话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2004年,无线市话用户数占固定用户总数的比例达到20.9%,新增固定电话用户中56.2%是无线市话用户。在现阶段的电话业务中,无线市话争夺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IP电话占长话市场近半。2004年IP电话占长话通话时长的比例为46%左右,其中,占国内长话通话时长的比例为46%、占国际港澳台长话的比例为56%。
电信市场竞争在程度加剧的同时,也更趋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困扰电信业发展的互联互通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5号)和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依法治理电信市场的若干规定》(信部政〔2003〕453号)的颁布实施,使互联互通监管有了“硬措施”。2004年我国网间通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大面积、长时间的互联不通、不畅问题明显减少。
——电信行业自律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4年以来,已有部分省级电信运营企业在当地通信行业协会的协调下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自觉规范自己的竞争行为,共同维护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并有部分地市级公司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去年下半年以来价格战渐趋缓和。回顾一年多来电话业务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上半年价格调整比较频繁,下半年相对趋缓。
特点四:电信网络规模继续扩大,网络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04年,我国电信网络规模继续扩大,无线市话网和宽带接入网建设加速,移动通信网络利用率明显提高,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容量持续扩大,综合通信能力继续增强。
电话网络容量方面,2004年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2102万门,比2003年增长了7019万门,增长率达到20%,网络利用率达到74%,与上一年基本持平;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9747万户,比2003年增加了6049万户,同比增长18%,网络利用率达到84.2%,比上一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数据通信网方面,宽带化进程加快,在宽带业务需求持续膨胀的情况下,电信运营企业继续加大宽带数据网络的建设力度。截至2004年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3636万个,比2003年增长了1833万个,增长率达到102%,形成了以xDSL为主,辅以LAN、Cable以及WLAN等其他手段的宽带接入网络,城域网及骨干网不断完善,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60Gbit/s,为端到端的宽带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网络环境。
基础传输网方面,形成了以光缆为主要物理媒介,WDM和SDH为主要传送技术的基础传输网。2004年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38万公里,比2003年增加了65万公里。受宽带数据网以及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需求的影响,本地网中继光缆和接入光缆成为光缆建设的重点,2004年,本地中继和接入光缆线路长度达273万公里,比2003年增加了59万公里,为电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大容量、高带宽、高质量的基础网络平台。
在电信网规模扩大的同时,网络质量和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为提高电信服务质量,电信运营企业加快了网络优化和调整工作,运营支撑系统以及企业IT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大大提升了运营企业的业务和网络运营能力,网络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运营企业还积极开展下一代网络的相关工作,并与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在IP网络服务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为提高下一代承载网络的业务质量,顺利完成向NGN的演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点五:固定资产投资更趋理性,多元化、国际化资本为发展注入活力
2004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2003年基本持平,累计完成2136.5亿元,连续五年超过2000亿元。近几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是与全行业从投资驱动向需求拉动、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同时也是从一定程度上的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现象逐步回归理性投资的体现。
入世后,我国电信业按照入世相关承诺逐步向外资开放,目前已有韩国SK电讯等国际电信运营商进入增值电信服务领域。继中国联通2003年完成整体上市后,2004年,中国移动收购了最后10省资产实现了整体上市,中国电信也已实现了20个省的核心资产上市,随着中国网通的上市,四家主要运营企业均已成为国有股为主、股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来进行融资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多元化的资本尤其是国际资本注入和运作为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特点六:“村村通电话”工程顺利开展,电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4年,“村村通电话”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按照“分片包干”的思路,确定了两批共13个试点省份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5387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电话;未试点省份中也有12个自行组织实施了“村村通电话”工程。去年共有9357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电话,电话装机22.4万户,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与好评。
电话普及水平大幅度提高,平均资费水平大幅度下降,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去年我国电话普及率比2003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达到50.8%,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4.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5.9部/百人,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7.6线/百人,全国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0%。
(刘树苹 肖培 邹潇湘 人民邮电报)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