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03,【eNews专稿】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3817.5亿元,电话用户总数突破5亿大关,电信业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但仍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量收不平衡的现象依然突出量收不平衡即增量不增收,“赔本赚吆喝”,尽管2003年1-9月份电信业务总量比前一年增长28.4%,而业务收入只增长14%,业务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国际通信领域、国内长途领域、移动通信领域表现得十分明显。除了资费下调、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降等因素外,缺乏业务创新、难以提高服务附加价值、促进用户的消费也是重要的原因。例如在增值电信业务市场上,尽管企业提供了固网短信、移动商务、VOD等多种业务,但是只有移动短消息业务一枝独秀,其它增值业务还处于开拓、培育阶段。目前整个互联网的主流业务是检索资料、发送电子邮件、网上娱乐,这些应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巨大潜力。目前电信运营企业业务收入的增长多是靠新增用户拉动的。也就是说,以大量的投资为代价,得到的回报却很小。运营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就要在有效益的地方寻求企业发展的环境和空间。运营企业还须进一步细分市场、结合消费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业务,这种双收双赢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体现出电信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地网业务异质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本地通话业务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都在增长,但移动本地业务量增长要远高于固定电话。移动业务是我国电信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移动业务对本地业务的替代程度继续提高。在移动电话业务量中,前9个月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增长44.2%,而固定电话本地通话量仅增长7.4%。除来自移动本地业务的竞争压力,固话本地网资源相对垄断的优势还面临着来自用户驻地网和宽带无线接入的挑战,使定电话所占的份额正逐步下降。在长途业务领域,前三季度全国长途通信通话总时长中,IP电话所占份额继续上升,达到41.73%,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多百分点;传统长途电话所占比重继续下滑,仅占30.03%,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移动长途的比重略有上升,达到28.24%。IP长途对传统长途、移动电话对固定本地电话业务的替代趋势在增强。在长途业务领域,随着IP电话的普及,国内长途、国际长途和港澳台长途业务中IP电话的份额持续增加,在长途电话业务市场上移动业务也成为一只重要力量,移动电话的长途业务也增长较快,而传统固定长途电话的份额持续下降。局部价格战屡禁不止 价格战当前仍是电信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价格大战成了中国电信市场中应用最广泛的竞争手段。运营商们手段高明、胆略过人、摸政策底线、擦政策边缘,甚至无视政策的存在。电信价格战从早期的直接折扣和时段优惠、节假日优惠模式,到推出各种业务组合资费套餐和包月制,再到网中网、不同用户群体优惠以及IP长话超市和公话无线,直至最近越来越普遍的移动准单向收费、虚拟专网、移动商务电话、IP专线接入等模式,运营商们可谓是用尽浑身解数,利用政策的漏洞,价格大战花样百出,越来越激烈。但是随着用户数高速增长期的结束,价格战对增加用户的刺激作用日益减弱,个别地方的移动资费甚至降到每分钟1毛钱,远远低于国家资费标准。尽管运营商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多种促销手段,1-9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增长势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平均月新增488.5万户,少于去年同期新增用户数。由于电信业价格需求弹性较高,降低资费可以刺激业务量增长,今年前9个月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增长44.2%就是证明。但是,移动电信业务收入明显小于其业务量增长,说明价格战并不一定有利于增加运营商的收益,恶性价格战甚至降低了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水平。恶性价格战对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固网市场的冲击最为明显。由于这种影响和移动通信对固定网越来越明显的分流作用,现在的固定网经营正日益陷入困境,固定网经营增量不增收的现象日趋严重,利润空间锐减,前途变得越来越不明朗。网络亟需补充与完善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以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的国家基础传输网络,但各大运营商为了增强综合竞争力,以满足业务和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纷纷建设了自己独立的长途传输网。从现有的企业传输网网络的个体来看,虽然每个运营商均有了相当规模的长途传输网,但每个网都不完善,无论从安全、覆盖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此外,各大运营企业在未能建立完整的盈利模式前,无视带宽需求,盲目投资进行网络建设,导致投资回报率低,资金回流缓慢,不仅给企业本身运营造成经济负担,也使使大量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随着电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新的运营者的加入,曾经导致网络重复建设的因素依然存在,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的服务水平尤其是资费水平对今后传输网的发展建设产生直接影响。第三,为了完善自身传输网络各运营商多选择自建方式,各运营商网络资源不能共享,一些企业在传输路由和节点上解决的是有与没有的问题,还没能将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对网络安全,线路和节点的备份、保护上。第四,从全网的角度看部分线路光缆敷设过于集中,整体安全性很差。目前部分区域不同运营商几乎在相同的路由上建设,同沟、同缆的线路也有不少,缺少必要的线路保护。一旦该线路集中地段遭遇意外情况(如自然灾害),将可能导致所有该方向线路中断,造成重大损失。第五,私自搭挂、砍断光缆、侵占管孔的现象时有发生,纠纷不断,个别地方甚至引发暴力冲突。随着电信监管力度的增加和电信业务市场有效竞争的深入,在电信建设尤其是干线网络建设上将逐步趋于规范化和理性化,企业在网络资源建设上将更加关注的是效益而不是拥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共同发展。农村通信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农村电话用户增量不断下降。从2000年开始新增电话用户数呈下降趋势,2001年农村电话用户新增1671.8万户,增加数较上年下降了5.2%,2002年仅新增1000万户,下降了40%。二是农村电话用户数占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比重逐年下滑。2000年为22.5%,2001年为21%,2002年又下降了两个百分点,截至2003年9月,农村用户占固定电话的比例已由上年同期的36.5%下降到35.7%。三是2002年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87.9%,离“十五”计划中95%以上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难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电话用户绝对数在上升,但新增用户数从2000年之后呈下降趋势。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在1997~1998年间有个飞跃,之后增长平缓,甚至2001~2002年没有增长。四是城乡通信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从全国来看,到2003年三季度末,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0.3%,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0.1%,而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不到10%,是城市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村地区的通信消费不旺限制了农村通信发展,农话话务量基本以本地话务量为主,过年过节时的话务量剧增、增值业务的应用少、零次用户比例大,欠发达农村地区来话远大于去话,当地收入水平难以提高。五是从消费能力来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较低,决定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偏低。从消费习惯上看,目前大多数农民在观念上还是认为电话只是消费品,不能带来效益,由一般3∶1的来去话比例可以看出,农村电话用户多是接电话而不向外打电话,这就造成农话的消费较低,阻碍了农话建设资金的快速回收和农话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村通信面临的形势严峻,如何调整思路,统筹规划,开发信息源,推广新技术,寻求财、税支持,推动农村通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