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威胁论十四载: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12-08-22 07:49:23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导读:

1998年,经济学人第一次出现“华为”; 2012年,“华为威胁论”成为封面文章。

  这十四年里,威胁论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外国人眼中的典型中国大企业,究竟是种什么面孔?本文将从头道来。

  一般来讲,威胁有两种,或者是已知的力量太强,比如地震;或者是未知的力量太多,比如妖怪。在外媒眼中,华为兼具了这两方面——实力的威胁,未知的威胁。下面,既是一份档案,又是一个传奇。

  一、《经济学人》的水晶球

  1998年 6月25日,克林顿访华,一千二百余人随行,白宫大队里的商人两眼放光,满是贪婪。

  《经济学人》极有先见地告诫这些访问者——不要以为能在中国轻易捞到钱,那里的本土企业正在成长。

  “你们知道华为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听名字就很土。但是,就在96-98年,跨国电信企业在中国打下的市场,已经被中国本土企业夺回了一半,华为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它不是靠偷取技术,也不是靠政府补贴,它也懂研发,懂营销,有野心,有计划。此时的华为,恰似10年前的诺基亚,谁又敢说10年后华为不是诺基亚?!”

  十四年后,华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制造商之一,再看此文,读者会不会发出同样的感慨:《经济学人》有水晶球吗?

  二、十年磨一剑

  十年,放到商战中,就是沧海桑田。

  这十年里,华为屡传捷报,《经济学人》一一跟进。条分缕析,大致有三条线索:

  其一,研发能力。

  华为一开始就是技术流。

  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市场广阔,产品匮乏,只有它,研究针对性产品;

  2000年前后,它先后在印度、瑞典、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吹响全球科研集结号;

  2005年,在深圳打造华为大学,气派程度堪比白宫;

  2008年,在国际专利申请榜上跃居第一;

  2010年,《经济学人》将年度公司创新大奖颁给了华为。

  在外媒批判中国研发的硬伤时,知识产权已经成了华为的硬功夫。

  这一点,构成“华为威胁论”的重要内容。

  其二,营销手段。

  华为的营销策略,被外媒称为“商场上的毛泽东路线”。

  在国内,华为从农村起家,一步步包围城市。

在国外,华为是哪穷去哪,哪乱去哪,2003年,阿尔及利亚闹地震的时候,别人跑了,华为去了;同年,伊拉克开战,别人跑了,华为也去了。于是,到了06年,华为的国外销量已经达到国内的两倍,在非洲与中东的销量一路飙升,在拉美的市场也打着滚增加。

  占领新兴市场根据地,再进攻欧美大城市。05年,华为成为英国电信供货商;07年,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08年,攻入北美,成为加拿大重要供货商。除了美国,华为已在全球遍地开花。

  为什么没有美国呢?看第三条,也是《经济学人》探讨最多的一条——

  其三,安全顾虑。

  华为初露头角时,外媒揪住它的老总背景不放,任正非几年的服役经历,似乎让华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华为走向国际后,外媒开始讨论它的政府补贴,一次次质问,如果跟政府没有关系,你哪里来那么多钱?

  05年9月,胡锦涛访华,《经济学人》第一次暗示了问题本质:“中国企业的强势扩张才是真的焦点,中美关系持续紧张才是真的原因,至于华为,只是一个靶子。”

  09年4月,英国、美国、印度等采取了实际行动,限制华为发展。《经济学人》不动声色,只是抛出一个尖刻的问题:“中国制造里面,是不是有妖怪?中国企业扩张,是不是间谍网?”

  至此,华为的实力已得到全球认可,否则,就不会树大招风了。也正是此时,“华为威胁论”三要素正式到位:研发能力、营销手段、安全顾虑。而第三点,妖怪式的威胁,引发了后面一个个故事,有深度且有内涵。

  三、为什么怀疑?越挖越深!

  大家都明白,实力上的雄厚,说理想一点可以服务全球消费者,没什么好“威胁”的。中国每辆公交车里都能听到诺基亚的铃声,但是,中国政府从不曾对诺基亚说过威胁二字。可是,从西方美欧到东方印度,为什么对中国的企业偏偏多一层“安全顾虑”,如此特殊对待华为呢?

  《经济学人》在11-12年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

  11年1月,它剖析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大背景,毫不忌讳地指出中国自身原因。

  “中国的政府力量太强了,想做生意,就要巴结好它。

  但是,中国政府既不用像美国一样巴结选民,也不用像欧洲一样被法律束手束脚,实在难以保证它不滥用权力。红二代、官二代能通过灰色渠道迅速发财;银行总是贷款给有关系的企业;地方政府能自己裁夺各种收费名目。

  所以,在中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暧昧的。即便是最有商业能力的中国企业,在国外也会被怀疑,比如华为。”

  11年6月,《经济学人》酒后吐真言,拍着华为的肩膀,说了老实话。

  “其实,华为对于疑点已经很诚恳了。03年至今,华为的资金来源总被质疑,于是华为出了一份详细的报表;98年至今,安全顾虑愈演愈烈,于是华为狠下心,拿出真金白银,在英国成立了安全认证中心,让有顾虑的人来测试,软件硬件随便测。

  但是,华为啊,你要知道,你是一个典型,你能不能成功,不仅代表你能不能跟西方拼,还代表着着中国大企业能不能拼;

  而且,你要进这个国际化的高级战场,也不是你有实力就能进,你还得问问,这些已经进来的玩家,愿不愿意让你进啊?

  你被扣上“威胁”的帽子,被抵制,被禁止,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西方对中国玩家的宽容度、接纳度。兄弟,我们也是人,是人都有私心,枪打出头鸟,你要懂啊!”

 后来,就到了12年,世界各国对华为的态度已经产生了很大分歧,而美国对华为最为苦大仇深,连破产的小工厂都不许华为接手,逐渐成为问题焦点。《经济学人》提出了新的解释:华为是不是坦荡的君子,已经不再重要;美国是不是患了疑心病的小人,才是问题的关键。

  它说,“美国有家大公司,也做电信,它的名字叫思科。它曾对中国说,“我的设备能监听,好帮你对付别人”。所以,相比与华为,美国的电信业似乎更懂得怎么做间谍。类似的事情华为干过吗?没有任何证据。问题在于,美国一直在念绕口令:“没有证据证明你做过,不代表有证据证明你没做。”华为是不是君子,已经不重要了,美国用什么心态来想华为,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美国的心态并不好。其一,它自己做过贼,看谁都像贼。其二,中美紧张的关系,更让事情雪上加霜。美国智库CSIS曾说:“中美现在互不信任,都认为对方在用电信设备、电信基础设施来监听。”其三,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跑到中国建厂,希望从低成本中受益。现在,它们还没享受够,就要让位于华为,西方政府自然也难免有私心,想偏袒。”

  争论至此,华为能做的,已经很少了,就算按照外媒的意愿真正上市,恐怕也难以消除怀疑。剩下的任务,正如《经济学人》所言,不再是企业的,而是国家的:

  “美国能不能依法行事,规范说明不让什么企业进美国,不再随意打发华为?

  美国能不能学一学英国,也建立个华为安检中心,派几个过去查,花不了多少钱,直接把华为逐出美国,逼自己买贵的电信设备,岂不得不偿失?

  中国能不能再主动点,想让中企走向世界,就不得不搞好中美关系。”

  四、大染坊式的悲哀

  2004年,国内有部电视剧风靡一时,叫《大染坊》,讲抗日战争之前,中国昙花一现的民族工业史。写完第六篇,我脑海中常常出现的,就是日本商人藤井说过的一句话。

  中国商界传奇陈六子与藤井大战之后,藤井真情流露,说:“个人太强,国家太弱,个人是要吃亏的。”

  《大染坊》的最后,东北沦陷,山东沦陷,陈六子大恨,吐血而亡。全书结尾如此写道: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民族工业似一现的昙花,彻底的凋谢了,就像一颗美丽的流星,划过了中国历史的天际,人们目送着那颗流星,带着那长长的叹息……

  当国家不能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保障,不能成为人生实践平台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也就似那流星,所有的能力、热血、才华、激情,也只是垂死者那惨白面孔上一缕灿烂的笑容!”

  我们值得期待的是,今日中国非彼时中国,今日看似相同的情形,应该会有不同的结局。
关键字: 华为 威胁论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