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军 博士
6/25/2010,饭后看到一个计算机学院的报告宣传。一同事提问“你们说中国计算机方面在做什么研究?好像也没听说中国在这方面有什么影响世界的成果啊。”
说实话计算机方面中国研究到什么程度,我真不懂,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可是在光电领域呆了这么多年,对中国的光电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于是我反问“不说计算机,中国哪个领域都一样啊,光电你搞了这么多年,据你所知,有哪个方面能影响世界呢?”
同事思考了一会,“我想还是有一些的,比如中国的激光器研究还是很厉害的。”
“那为什么你做实验用的超快激光器是从光谱物理买的,而不是用的国产货呢?”
同事再一想,“别说这些,就连我们实验用的很多机械零件,有时也不得已必须花很高的价格从Newport购买。”
“中国原创”是个听起来异常振奋人心的词汇,总是带着些许民族情感,鼓动一代又一代人雄心勃勃的为之奋斗。然而谈到现状,又不得不让人倍感无奈。打开电视,中国音乐在谈原创,但现实的中国流行音乐圈却都被一群染着黄色头发,且笨拙的学着美国黑人的饶舌的少男少女控制着,所谓的原创也是与欧美音乐风格同出一辙的一些小调调;翻阅杂志,中国文学在谈原创,但实际上正如韩寒那句话所述,中国近现代文学没有大师,没有核心思想,所以中国文学变成另一个怪圈,以一本最近排行榜上最畅销的书为例,很多读者买它不是因为多欣赏书里面的文字,而是欣赏书的作者,更可悲的是欣赏的不是作者深邃的思想,而是欣赏作者俊朗的脸蛋。回到我们的光电领域,我们每天也在谈原创,公司想做出高附加值,引领世界潮流的产品,研究单位想做出足以在国际上扬眉吐气的成果。然而实际上,中国大多数光电公司都处在世界行业的最底端,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即便是所谓的高技术领域,拼的也不是原创带来的技术能力,而还是成本。而中国的高校研究所里,虽然无论科研项目还是论文发表数量都呈指数增长,但这其中能引起国际关注的,或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中国光电,乃至中国科学其实就是中国流行音乐界的再翻版,研究者是某些国际大师的粉丝,追随者人家新近提出的概念,照着流行趋势走,国外提出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就一拥而上搞一搞,搞得没有什么噱头可挖了,就换个概念重新炒。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光电类国家项目资助的题目,你就会发现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批准的光电项目题目都和计算机挂钩,2000年左右,光通信最火的年头,所有项目都和光通信挂钩,之后是光子晶体,金属材料,THz波,新概念年复一年的换,资助项目的题目也都随时跟着风向标走。但一路走来,中国光电研究却是一路狂风吹过,只留下断瓦残垣,此外什么也没给后人留下。
问题出现在哪?
是否中国人就不适合搞技术原创?显然人种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光电领域的许多国际级大师都是华人,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些原创力量的成果是在国外做出的。且不说获得诺贝尔奖的那老几位。如果你偶尔有机会出国开个学术会议也会发现,许多知名公司的骨干研发人员,许多国外名牌大学的教授他们都是华人,且在各自领域做得非常好,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果。这不难让我们联想起晏子的那句精辟的比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时候再来谈中国光电的原创精神,我们可顺理成章的将之归结为“水土”了。有原创精神的人在国内的“水土”下,其成果也只是些青涩的枳,要想接出甘美的橘似乎只能换地方了。中国的土壤为何目前不能支持(光电)技术原创?相信每个在这个圈子里有些许经历的人都能有自己的观点。这里我姑且从一个时常被人们忽视的角度浅显的谈谈。
网上有个流行的论断,称“中国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体制问题”,这话有些道理,但也不全对。以中国高校的科研体制为例,近来由于学术造假问题频繁,于是时有媒体开始质疑中国的高校职称评价体系,比如大多数高校评职称都要求发表论文若干篇,且明确其中SCI、EI收录多少篇,国家核心期刊多少篇。为了达到这些指标,学者们开始造假、抄袭、拼凑文章。这样的因果关系乍一看是合理的,但我觉得这还不是问题的本源。在瑞典上学时,我发现那里的高校评价体系和国内惊人的相似,学生毕业也有严格的论文发表数量规定。评副教授、教授的参考指标也主要是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记得当时和一个老师聊天(他的职称是助理教授),我看到他最近的实验结果非常漂亮,如果放在国内,肯定会用来发文章,可他却没这么做。细谈之下才明白,他们通常认为做的结果在国际同行里有足够影响力才会发论文,虽然不错,但没到领先的程度通常不会发表,最多用来开开会,和同行交流下而已。如果时常用一般般的研究成果发论文,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学术声誉的。比较而言,很多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研究者会特别重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信誉”,如果要为了职称丢了“信誉”,他们宁可不干。
可见,高校职称评价体系,同样的桔子,在中国和欧洲两个不同的地方,又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只能是枳,另一个却可以成为橘。许多中国研究者为了满足这样的评价体系,不惜冒险葬送自己的信誉。是否值得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指出中国的这个评价体系不单单和职称头衔挂钩,还和许多切身利益挂钩。比如许多高校现在还拥有论文奖励措施,发表一篇SCI论文,奖励作者几千元,此外许多非学术兼职以及集团利益都和论文发表的量相关,而国内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工资并不高,甚至明显低于同地区高中教师的收入,这样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就不足为怪了。即便没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但为了生存,也必须迎合这个评价体系,也就是说要从事一些能够多发文章的所谓“热门”研究,才能申请到项目,混得开。而那些关系国计民生,或需要长期积累的研究渐渐被淘汰,在这样的境况下,“中国原创”自然每况愈下了。
相比之下那些老外为何会舍弃一些利益,而老老实实的遵守原则,维护自己的“信誉”呢?一些人认为那是他们的整体国民素质高。这方面的原因肯定也是有的。但我认为从人的本性来看,有白得的便宜,几乎没有人会不捡的,不论中国人还是老外。但现在老外之所以不捡,是因为这是烫手的山芋,吃不好会烫了嘴的。举个小例子,在瑞典的时候,地铁或公交的票是挺贵的,但成人买儿童票一样可以正常坐车,且很少有人会来查。但你会发现很几乎没有人这么做,都老老实实的买成人票。因为一旦这样做了,被查到,这将作为一个污点写入这个人的信用记录里,一辈子都抹不掉。以后无论是贷款还是找工作,都会因为一次逃票而受影响。在这样的信用等级制度下,自然没人会为了小便宜惹来大麻烦。学术领域也一样,“信誉”低了,会受到同行的鄙视,很可能没法在这个圈子混了。而我国之所以学术不端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利益诱惑过大,另一方面即便被抓住,也没太大影响。记得当年某以摩托罗拉芯片冒出自己的产品863结题的教授,在被发现,并造成社会轰动效应后,现在换了个地方仍过的有滋有味。
总结一下,我认为中国技术原创的缺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诚信度的丧失,在一个充满利益诱惑,各种制度又不健全的社会里,抛弃了诚信,却可换来不菲的利益。而这些人中大多数从长远来看,还都混的不错,占据原本不多的研究资源中的大部分。而那些原本想踏踏实实研究的人,因为短期没有成果,无法获得资助,只能早早夭折。长此以往,技术原创只能是个漂亮的口号。
为什么中国缺乏技术原创,这是一个很难三言两语说清的话题。造成今天局面的,还有数不清的其他原因。比如中国失败的教育,一项追求共性,压制个性,严重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再比如知识产权意识的不健全,山寨文化的泛滥,都会将技术原创扼杀在摇篮中。这些角度我们都能长篇大论的说出很多问题来。但这里,我只是从社会信用等级制度不完善这个角度来做简单的分析。比起前面提到的那些原因,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关键,但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掉了。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