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在线特约编辑:万助军
2008/03/31,1998年,华中科技大学黄德修教授向武汉市科技局提出在东湖开发区建设“中国光谷”的建议;2000年的政协会议上,由13位政协委员提交了“1331号提案”-《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2001年2月28日,科技部批准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自此,武汉在“光谷”争夺战中胜出。
武汉地区在光电子领域具有相当的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相关科研院所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船重工717研究所等,并在近年筹建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是6个国家实验室中唯一与光电相关的。激光领域在国内居于前列的企业有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发源于武汉光谷而落足深圳的国内最大激光企业大族激光,也在今年年初收购了位于武汉光谷的金石凯激光,加入武汉光谷的建设者行列,目前,武汉光谷已经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群,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信息光电子领域,相关的知名企业有烽火通信、武汉电信器件公司、光讯科技、长飞光纤、华工正源光子等,Oplink、台达光电等公司也纷纷在武汉设立研发部,这些公司的产品涉及光通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可以说,众多的科研院所为武汉光谷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而激光和光通信构成了武汉光谷的两大支柱产业。
武汉光谷的最大竞争者长春,由两弹元勋王大珩院士发端,是中国光学科研与光电工业的摇篮,拥有一批重点光机电科研院所,并在光电仪器领域形成了国内最大的产业规模,而这一领域恰恰是武汉光谷的软肋。广东竞争光谷的资本是他们的资本和产业优势,尤其是在深圳,聚集了华为和中兴两家国内最大并拥有国际影响力的通信系统制造商和为数众多的光通信器件制造商,世界最大的两家光通信器件商JDSU和Bookham均在深圳保税区设立了生产基地,深圳广博会成为国内最权威的光电博览会,因此在光通信领域的产业规模,武汉光谷也是难以称雄。正是因为在光电科研领域受到长春的挑战,在光通信产业受到广东挑战,激光产业市场规模有限,并在光电仪器产业领域跛了一只脚,武汉冠名“中国光谷”难以服众,不得不在前面冠上了“武汉”两个字,这就是“武汉•中国光谷”的来由。
近年来,由于激光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大量采用高功率激光器作为加工手段,激光产业面临第二次飞跃。为了应对这一机遇,并防止内部的恶性竞争,武汉光谷的激光产业酝酿重大重组,本拟楚天激光、华工激光和团结激光三家合并,而最终由华工激光和团结激光将旗下部分子公司重组,在2007年11月成立华工团结激光。打造激光航母的最初目标没有达成,但是彼此进行了一定的产业分工,华工团结激光瞄准激光制造和激光表面热处理等领域,而楚天激光则更加专注于医疗激光领域。
光通信行业,在2000年的泡沫高峰之后跌入低谷,经过大约三年的产业调整,开始逐步回升,特别是日本引领的FTTH发展起来,将全球光通信带入第二个春天。国内的FTTH应用,比日本和欧美国家滞后2-3年,经过06和07两年的试点,将在08年进入成长期,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00万用户。烽火通信对FTTH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走在国内各系统制造商的前面,拿到了FTTH试点项目的半数以上,最为产业配套的光通信器件公司,也在大力开发相关产品。2008年3月中旬,武汉市东湖开发区管委会召集武汉地区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研讨FTTH发展策略,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全力推动武汉的FTTH产业发展和应用建设。
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FTTH的发展,给了武汉光谷新的机遇,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将激光和光通信这两个产业发展壮大,才能不负“中国光谷”之名。光谷的建设,关键在人才,笔者对武汉光谷的多家企业有所了解,发现这些公司的骨干员工,多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等本地院校,在一些激光和光器件公司,更是多数骨干员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和激光两个专业。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造成这种人才单一现象,看来武汉的软环境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