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05,By CFOL yxy791106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从2004年开始我已经将自己关注的重点从ASON转移到了ULH上。说得难听一些,我非常不喜欢ASON那么照办照抄数据领域的成熟协议,然后美其名曰的自己拿来用。SDH似乎关注的是电路层,MSTP和ASON是一路货,只有ULH是我们这些做光的人真正的价值体现。虽然,我也曾经为Data Over Optical痴狂过。
在前期的理论学习中,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把目光集中到了如何在ULH系统中实现非线形和色散的均衡上,同时关于业界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的PMD补偿也是我关注的焦点。最近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发现了很多出乎意料之外的东西。
ROADM,这个一直被我们视为可以实现未来AON全光网的关键,还离我们非常遥远。虽然技术上通过WSS或者WB可以实现近100%的波长上下,但是由于不具备波长变换能力,无法真正实现我们所理想的端对端的虚波长通道。更多的厂商对ROADM的理解甚至建立在RemoteOADM上,能够达到远距离的网管配置就已经属于万幸,对于上下波长的要求,除了依靠背靠背的OTM,就没什么更多的想法了。
EDC,这个被号称为继EDFA之后光通信的又一轮技术革命终于隆重登场。通过电层面的预失真处理,抵抗线路段上将会发生的波谱展宽。通过测试光的先期探测和网管的模拟计算,作用可延长到近2000Km,这个结论差一点让我的下巴掉下来-竟然我们已经可以对色散不敏感了!反倒是原来我以为可以用放大器级联解决的光功率问题成为了瓶颈。
FEC,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拿着709的10.71G来招摇过市,而且人人号称可以改善OSNR达到9dB。BCH码已经成为首选,RS开始逐渐推出历史舞台。但是比较奇怪的是,原先依靠25%冗余来实现的功能,现在大家都宣称7%就可以做到。敢情原来那些12G的OTU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ULH困扰运营商的不仅仅是技术因素,还有很多的工程因素。由于采用OSNR进行厂验测试是工程最终的验收指标之一,国标对使用超级FEC的标准卡在18dB,在标准修改之前,谁也不敢自己带头把这个值降下来-万一将来出了问题谁负责。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一结果不一定对目前的技术未必适用,而BER值的每通道测试又费时费力。
RAMAN作为低噪声的OLA最佳选择,一直以来在ULH中被推崇。但是现在运营商开始对RAMAN泵浦的高功率有些担心,考虑到维护人员的安全,能够避免使用RAMAN而实现ULH成为了首选。
从北京-武汉-广州,这是一个地球人都喜欢拿来讨论的ULH案例。前后两段都是1500Km,理论上说,在4000Km都可以实现40波的情况下,1500Km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考虑到G.655的特殊性和1.6T系统的平均通道光功率预算,实验室的推导最终成为了水中望月-几乎每700Km就要一次REG。稍微强势一些的厂商,做到了900Km,不过是增加了功率均衡。
现在比较头痛的是,如何保证完全抵抗非线形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拓展功率预算;跨SPAN的长度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才能真正将理想中的ULH付诸于现实当中。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