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2003,或许是没有以太网技术的发展那样日新月异,或许是没有移动互联应用那样引人注目,尽管布线系统的项目都是一些大单子,但由于其技术与应用发展的相对平稳,布线并没有成为近两年网络业的焦点。
当我们把终日被无线局域网、快速以太网、智能因特网等等时尚的网络技术所占据的思维留出一些空间的时候,忽然发现,最为基础的传统布线行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很多技术上的发展与应用的突破。
竞争格局:清晰明朗
目前,专注于布线技术的主流厂商并不多,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国内品牌正在崛起之中。一些做线缆的工厂也逐步开始介入布线领域,但它们大多数还仅仅是生产布线产品,却并不具备核心的布线技术和完整的系统能力。
近来,随着布线国际化标准的不断制定和推广,以及各厂家对产品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布线产品市场已从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一阶段,各厂家的布线产品在传输性能方面大多都能满足或超越相关国际标准,更多的是在比拼性能的余量。各厂家产品在结构、安装上各有不同,但又各有千秋。而用户经过这些年来不断的市场教育,已拥有了一定的产品和应用知识,带着更挑剔的眼光,在众多品牌中进行选择。厂家普遍感觉到了压力,只能不断地提高性价比,在品质、服务上下工夫,这是良性竞争。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拼单时的恶性价格竞争,这对厂家和用户来说都是不利的。
Avaya中国公司网联系统部市场总监许向红说:“6类铜缆和万兆光缆的技术将成为主流。布线的整体市场呈增长趋势,但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些缺少技术背景和强大实验室支持的品牌,将逐渐在越来越成熟的市场上淡出,最终的竞争将集中在产品的技术性能、质量、销售渠道和培训及服务上。”
“布线厂商之间的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丽特网络科技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刘锋说。
布线市场以前主要是一些国际性品牌,北美进入的最早,随之是欧洲品牌。随着国外的一些线缆和接插件厂商不断地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布线市场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同时,国内品牌正迅速崛起。一些国内品牌通过前几年的贴牌(OEM)生产或在相关行业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转而打出自己的品牌。目前国内的布线厂商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参与校园网以及宽带小区的建设。
作为老牌的布线厂商,德特威勒公司在评价我国布线企业时说:“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特别是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中国国内品牌还需不断地提炼内功。因为,对布线产品的投资,毕竟会影响到用户的中、长期利益,这是产品的使用周期所决定的。所以用户在做购买决定时,产品的性价比、品牌信誉、质量保证和售前售后服务,这些因素都需要统筹考虑,而不仅是价格的高低。”
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呈现出的竞争态势又有所不同。在政府类项目,金融证券,商务楼宇等中、大型项目中,国际品牌占主要地位。用户在关心预算的前提下,更注重品牌的声誉,这类项目又多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北京等地。而在一些宽带接入项目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价格敏感性较大,国内品牌就有一定的优势。
技术发展:高端智能
宽带应用,是布线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也是布线发展的最核心的依据。对千兆甚至万兆的支持、6类以及光纤的应用、屏蔽与非屏蔽系统选择的增加……布线向着更高端、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据最近一次在全球38个国家对2000多个IT经理人的调查显示:目前有超过40%的水平子系统已运行千兆以太网,5年内预计达到83%,所以6类布线将持续增长。82%的用户将开始或继续指定已颁布的6类标准。在主干中采用10G以太网的比例急剧增加,目前有7%运行10G,5年内预计达59%,所以OM3万兆光缆将成为主干级的主流产品。
奔瑞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陆飞说:“布线的发展是以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为依托的。”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的基础,在网络通信飞速发展的时候,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今天的网络所要求的布线基础设施要求能够满足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图像以及楼宇控制等在内的各类不同通信需求。
西蒙公司技术部经理陈宇通认为,布线技术的走向是顺应宽带网络应用的发展潮流的,目前标准委员会已经完成了万兆光纤的规格,正在草拟万兆铜缆的标准。从另一方面讲,其他行业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支持也“正在进入状态”,如面向楼宇的BA控制布线、面向家庭的HEM
SOHO多媒体布线,以及面向工业的布线系统等。
丽特网络科技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刘锋认为,布线技术一定要以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为目的。目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新的技术如提高铜的纯度和绞合度的技术,提高ACR和降低成本;二是在光纤领域,针对目前流行的以太网和ATM网,在低波长的光源设备内提高光纤的传输距离,现在已经从10G的主干光缆向40G、120G方向发展,并已到了实用的阶段。
6类布线系统是现阶段全球的发展趋势,预计在2004年能够达到70%左右的市场占有量,它的普及能够带来网络设备厂商的一个新亮点,即更低成本的面向桌面的1000Base-TX千兆交换设备。随着技术水平的逐年提高,以前困扰用户的安装成本和产品兼容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6类系统的性能余量保证了基于IP的高带宽传输,解除了用户保护投资的顾虑,将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并成为普及型的产品。
来自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的一个观点是: 影响6类布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网络转型。用户应把线缆作为整个网络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如果企业考虑采用千兆以太网,那么,在6类线上部署以太网要比在超5类线上部署成本低很多。Molex建议用户要考虑的“成本”是指总成本,包括布线和有源网络设备。
目前光纤布线还受制约于终端设备的成本问题,影响其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作为数据主干的首选媒质,在中大型项目中其地位无可动摇。但面向桌面的光纤布线目前还只能作为设计的亮点来点缀一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实际使用率,都是微乎其微的。
从理论上讲,ScTP(屏蔽)产品比UTP(非屏蔽)产品有更好的EMI免疫力和抗干扰传输能力,但也有设计、安装要求高,工艺复杂,测试手段低等缺点,经常会出现系统设计没有采用全屏蔽部件,施工时不接屏蔽层或屏蔽层破坏以及接地不良等问题,结果反而更容易导入外界干扰使得系统性能下降。所以,对于某些必须采用屏蔽系统的特殊用户,建议在选择产品时要注意接插件的360°屏蔽结构、屏蔽线缆的标准直径(某些加粗的屏蔽线缆会造成现有预埋管道的拥挤从而引起屏蔽层损坏)、系统的合理配置、施工时的正确规范操作工艺和独立完善的单点接地系统。
屏幕电缆和非屏蔽之争,以及到底哪种电缆为铜缆结构化布线网络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业内已经是由来已久。Molex公司认为,事实上,从各种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屏蔽技术,并确保这些技术的正确安装和运行,要远比FTP或UTP的选择重要得多。
集成安装:有待提升
对于布线来说,集成安装以及测试,是一个大问题。不可回避的现状是,国内的布线施工水平大大落后于产品销售的发展。无论是用户,还是厂商,都迫切需要一支本土化的、优秀的施工维护队伍。
由于过去5类布线系统的性能余量大、起点低,加上国内相关施工、验收标准的严重滞后,使得整个布线安装市场养成了许多错误的安装习惯。很多施工单位甚至“无师自通”,不参加制造商的安装培训,仅凭想当然就开工,工程结束后也只做连通性测试。这种施工方法的弊端在高端布线系统的面前暴露无遗,由此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测试成功率大打折扣。
其实,6类及更高级别布线安装的规范标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TIA/EIA568B和ISO11801规范中关于安装实践的要求基本上是针对5类布线系统提出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施工队伍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规范化施工习惯,就根本不会产生安装质量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厂商都认为,布线系统的实际性能与安装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Avaya中国公司网联系统部市场总监许向红认为,一方面厂家需提供足够的性能余量而不是仅仅满足标准要求(实际安装环境肯定比实验室环境要差);
另一方面厂家应重视对渠道及系统集成商的培训及工程质量的监督,让用户能真正放心采用并使用。
科龙通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宇航说: “如何保证安装的质量。除了布线系统本身的质量以外,不论是超5类还是6类电缆系统,都必须经过施工安装才能完成,而施工的过程对电缆系统的性能发挥影响很大。即使选择了6类电缆系统,如果施工质量粗糙,其性能甚至可能还达不到超5类标准。”
不同厂商所提供的6类系统产品会有区别,在安装要求上也各不相同。因此,系统集成商除了掌握通用的系统安装要求外,还必须接受由厂商提供的针对不同系统的安装培训。
同样,布线的系统测试也非常重要。系统性能的测试分为实验室中的性能和任意用户现场的性能两种。由于现场环境各不相同,系统测试的结果也会各不一样。最终用户需要知道其现场系统的性能如何,而不是实验室理想条件下测出的系统性能。因此,确保最终用户得到现场性能的惟一方法是获得一份厂商的现场性能承诺书。
由此,丽特网络科技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刘锋认为,作为在布线行业立足的根本,在目前布线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呼吁有关部门能够从行业上加强管理。即一方面加强并规范布线施工市场,避免由于施工质量不规范导致损害用户的利益;另一方面指导用户避免在竞标过程中由于恶性竞争而导致盲目降价,这样的结果只能迫使施工商在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或者产品掺假,直接损害用户的利益。
市场需求:理性、个性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布线用户需求各不相同,难以简单概括。但是,用户越来越成熟,目前市场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理性化。
西蒙公司大中国区商务总监华磊认为,布线行业经过多年洗牌,销售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论是老选手还是新入行的, 要想在这个市场上异军突起都离不开一个“新”字,不仅要在技术上推陈出新,还要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新的产品和方案。
在技术方面,特别是金融、高等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行业的用户,由于自身应用方面的需求,对布线新技术尤为关注。
据相关市场调查显示,增强5类系统主要占据零售和小型项目市场,6类系统主导中大型项目市场。宽带小区、普通教育等领域由于受价格的限制,往往倾向于采用低端的5类产品。
UTP涵盖了双绞线市场的绝大部分,ScTP只是一部分政府机关内网建设时采用。光缆布线仍然停留于主干市场,光纤到桌面没有得到实用性的普及,50/125μm以及万兆光纤开始进入用户的选择范围。
对于大多数用户,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的“和原则”是比较理智的一个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在5类、6类、7类、光纤和无线介质类型中,选择其中几种进行结合、搭配,组合成为一个实用、经济的方案。
随着宽带应用的发展,布线市场无疑面临一次新的冲击和挑战。在与多种宽带接入技术较量时,传统的布线方式新的增长点是什么呢?
由于2002年6类布线系统标准的正式颁布及其技术成熟,相应的产品价格得以大幅降低,加之6类布线系统具有更宽的带宽并可以轻松支持千兆以太网,从而使更多用户采用6类布线。预计,6类系统今后将会进一步增长。
由于OM3万兆光纤布线系统标准正式颁布以及万兆光纤网络技术不断推进,OM3万兆光纤系统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随着千兆光纤网络的大量成熟应用,万兆光纤网络将会主宰未来企业网主干系统,因此光纤网主干对无源网段的衰耗也由12.5dB下降到2.5dB,使得用户对光纤布线系统的衰耗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考虑光纤接头的性能和衰耗。在广东等发达地区,用户采用LC低衰耗光纤接头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
总的来看,综合布线系统已有超过10年的历史,技术成熟、产品成熟、系统成熟,因此谁能提供更全面的系统、更周到的服务,谁才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和“不落的太阳”。布线项目期待全面的解决方案。预计今后的几年中,布线将会大抓规范系统、管理及维护,“拼服务”将会是今后众布线厂商的技术提升的重点。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