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2003,近年来,日本的IT电子企业发展的很萧条,我们简单地从几家知名的企业都报亏损或业绩大幅度下滑就可以管中窥豹。知名的企业富士通已经连续两个财年大幅亏损,最高的时候达上千亿日元。难道日本制造中心真的就这样偃旗息鼓了?虽然他们还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由于自身的庞大繁杂和全球半导体业的不景气,对他们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如何走出困境也一直是这些业界大鳄思考的。虽然经过阵痛之后的改组,但依然没有立竿见影地收到成效,一些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困难的局面。
整顿、改革,依然扭亏无望
富士通曾经号称是日本的IBM,但是近年来已是千疮百孔,亏损的额度令人咋舌。虽然富士通也经过了几次大的动作,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新更换的社长黑川博昭上任以来,对富士通经过了一系列改革,强调了提高业务盈利能力和完善财务体制这两个方面。为了实现这两点,黑川希望能通过“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处理问题,重新强调这个原则是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不是真的为客户着想了,即使客户在场,我们也会这么要求销售人员和系统工程师。但在过去两年的重组期间,却屡屡忘记了这条富士通的准则”。但成效如何呢?
对连续两年巨额亏损的富士通来说,提高盈利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目标。黑川力图通过推进“强化生产”和“重建全球体制”来实现这一目标。生产方面具体是指提高硬件产品性能。“只生产性能与其他公司相同的产品是不行的。要不断开发和销售能够体现富士通特色的拳头产品”。比如,力争通过开发能够构建主干系统的、可与大型主机相媲美的大型Linux服务器,为公司的创造性注入一针强心剂。“今后将把公司在大型主机领域历时30年培育出来的技术,应用于Linux服务器中。这里所要采用的技术是富士通技术实力的结晶”。面对Linux服务器市场,富士通又能有几多胜算?
令人遗憾的是,富士通公司称由于地震关闭了一个半导体工厂引起巨额损失,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可能会比原先预期的400亿至500亿日元还要高。最近的情况显示,富士通在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方面困难重重。虽然经过充分的重组,但公司的硬件产品运营仍然不佳。服务器销售下降了30%,硬盘驱动器销售减少了24%。冰冷的数字再次证明,富士通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把过多的希望压到Linux服务器上,一则远水解不了近渴,二则,即使在Linux服务器市场上富士通又岂有十足的把握?一个个巨头虎视眈眈地雄居在Linux服务器市场上,哪个也不是轻易可以超越的。
富士通遭受全球半导体业的萧条,在自身的发展上也故步自封,在很大程度上,这才是他现在发展遭受困境的真实原因。富士通的症结是过于依赖政府和团体采购的需求,而没有真正地顺应市场的发展。而一旦依赖政府及团体的需求,那么企业能力就会越来越弱,日本摩根史坦利证券的股市调查部长山本高稔指出。首先,企业的营销能力会因此而减弱。而且以政府机构为对象的产品服务对国外客户不适用,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内向型的封闭体制。这是富士通故步自封的症结之一。
“电子产业的企业数量过多,不可能全部幸存”,德国证券股票调查部长佐藤文昭如是说。如果不优胜劣汰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整行业全面衰退。“不断通过重组缩小规模,依靠官方及团体需求谋生存”,在90年代,像富士通和NEC这样国际竞争力强大的典型日本企业根本不会有如此打算。但时过境迁,如今的富士通和NEC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已越来越低。虽然,二者原来计划联合以图走出低谷,但最终也没有成行,相互存在的症结已经决定了以富士通为代表的日本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富士通折射日本IT企业的整体颓势
两年来,日本的五大芯片制造商——日立、东芝、三菱电气、富士通和NEC的日子都不好过,一直处于困境挣扎之中。自从DRAM内存的价格降到了谷低,消费者们纷纷缩减支出规模,制造商的仓库中堆满了库存产品。技术上的优势正在一点点地被消耗掉,而且由于全球半导体的经济萧条,对日本企业的打击也很大。
正当日本芯片商们一愁莫展之时,他们的台湾和韩国同行们却连创赢利新高。二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日本芯片商们还坚持为从发电机到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开发芯片,而后者早已开始专注于核心竞争产品的开发、研制与推出。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上,日本企业也没有及时调整方向和策略,经过在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
他们寄希望通过重组来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且也进行了一些尝试。首先,他们放弃了一些低回报的产业,仅过去两年间就裁掉了12%的资产。富士通是五家中力度最大的,该公司19%的业务部门遭到了精减。五家企业通过这一举措平均降低40%的成本支出。这么大力度的精减,依然不能迅速把企业带出低谷,可想而知,企业的顽疾已经病入膏肓?
五巨头还通过关闭海外工厂等措施降低了15%到20%的固定资产成本。一些产品加工厂从日本移到了中国等其它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国家。NEC公司的手机业务就随着NEC加大在中国的生产量而实现了赢利。但在中国市场的生存不是万能的,目前许多日本企业都希望能借中国市场重新崛起,但目前的中国市场已经不是当初的市场,本土企业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以手机和数码相机为例,无论是中国的本土企业还是一些韩国企业,正成为日本企业的最大竞争对手。即使有技术的壁垒,但并不是不可以逾越的鸿沟,日本企业试图全面借助中国市场的崛起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的。
目前,日本芯片商们基本上都脱离了DRAM内存业务,他们还减少了为家用电器生产芯片的规模。但虽然如此,标准普尔的分析师还是认为五巨头在前进路上还将面临很多挑战。虽然他们的总体债务已经下降,但信用危机依然存在,五巨头的债/股比率平均值为2,远高于一般标准,这对我们来说还是值得警惕的。单单NEC一家的债务额将达到了股本总额的3倍。五家公司采取的重组措施目的都是为了生存,并非刺激发展。在缩减部分资产的同时,他们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我们看到最近的资料显示,索尼最近两个季度的财报都不好看。截止到6月30日的2003财年第1季度,索尼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9%,营业利润减少67.9%,净利润下降98%,营业利润率仅为1%。在2002财年第4季度,索尼净亏损9.26亿美元。东芝最新公布的季度财报显示,亏损368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几乎增长一倍,原因是计算机和电视出现降价竞争。这个亏损额比分析师预期的多9倍。富士通更糟,上半年巨额亏损可能超过400-500亿日元预期。富士通前两个财年都出现大幅亏损,看来今年扭亏无望。松下、富士、夏普的情况刚有所好转。松下最新财季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7.4%,达到200亿日元。但它过去一两年间日子也很不好过。很显然,这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存在着危机。
富士通被收购?
近期,在日本IT界有传闻称,严重亏损的富士通因财务窘困,而极有可能易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浮出台面有意买下富士通的国际大厂包括IBM和韩国三星(Samsung),由于富士通在全球半导体和笔记型电脑(NB)产业的影响力不小,因此,这种传闻也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肥,富士通虽然业绩连年亏损,但他自身还是有很大的技术实力和储备的。我们就拿他重组中的一项举措为例:富士通希望用企业级服务器实施战略转移,争取2~3年后完成Linux主干服务器开发,以便使开放源码OS的Linux覆盖目前使用大型计算机(mainframe)的金融业、社会公共系统等大型系统。为此,“富士通将调动1000名开发人员和1万名系统工程师,并在三年内投入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
富士通与美国红帽、英特尔展开战略合作,与美国红帽(Red Hat)缔结了统一资源联盟。富士通成为继美国戴尔计算机之后第二家联手红帽的公司。通过这一战略合作,红帽将为富士通开发的Linux主干服务器提供支持。这样,除了Linux内核周边相关软件的快速安装、通用软件的支持、系统管理的简化和成本的削减外,还有望增加富士通客户的安心感。
众所周知,IBM、惠普、NEC等也都在开发服务器,他们是在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和Linux,而富士通则是开发可能使Linux以最佳性能运行的纯Linux服务器。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其他公司。这便是富士通与红帽及英特尔进行战略合作的目的。
而另一个IT巨头IBM在Linux服务器上也是大张旗鼓,IBM在与eServer整合的同时,将计划投入13亿美元用于Linux软硬件的开发、营销及服务体制的强化。可以说富士通是在IBM之后的又一个Linux转型公司。从Linux本身的表现来看,美国Gartner发表预测:到2007年,Linux服务器的供货金额将超过100亿美元,约占全部服务器的1/4。Linux服务器的销售额将分别超过安装Sun Microsystems的UNIX OS的Solaris、惠普的HP-UX、IBM的AIX的服务器。另外,据IDC预测,不论在日本市场还是在全球市场,到2006年,包括32/64位在内的SIAS(英特尔标准规格服务器)将超过供货金额的半数。
通过此次的服务器战略转移,富士通与IBM在围绕Linux主干服务器的开发竞争上短兵相接。如果富士通由于自身业绩问题让IBM兼并的话,那富士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如此,IBM仅仅在Linux服务器上的优势就更加强大,直至无人匹敌。至于在笔记本等其他领域,富士通存在的资源依然是许多厂家垂涎的对象,真到万不得已地被兼并后,整个半导体业的格局也将发生一场大的变化。事态如何发展,我们将继续关注。(IT168)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