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015,前面我们用大量的文章谈论了光通信企业生产方面的内容,但从来没有集中谈光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这期Leo老师专门谈谈关于光器件企业质量管理。
关于质量,有一点我比较肯定的是基本上所有的光器件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和CEO,甚至客户,都对本公司的质量问题相当不满, 大多数都不满到了麻木的地步了。 这是什么原因? 两个:1.工艺的手工工艺限制;2. 没有大幅提高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
我们行业中的企业,无论你自动化程度多高,总有大量的手工工艺存在,正是由于这部分工艺的存在,就决定了总体质量水平。在这个背景之下,无论管理多好,质量问题是层出不穷的, 你不能指望手工每个月做10万个光器件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排除掉管理很烂的公司,在无源器件公司中,好一些的公司RMA rate在0.05% ~ 0.1%左右,差的0.5% 左右。有源器件需要组装的零件更多,通常比无源产品更差。 在这个背景下,质量水平其实是很难有大幅提高。 尽管每次质量问题我们都能找到责任人, 也能找到所谓的Root Cause,但真正的Root Cause还是手工,只要你是手工的工作,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这部分由操作员重复操作产生的错误,我们只能压低而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手工工作”这一因素限定了整个质量水平,过分追究某个当事人的责任是无济于事,就算这个人的这个事情上不犯错了,其他人也可能在其他地方犯错。
当然,尽管难以把质量水平提高一两个数量级,但有些地方还是可以作为的。 我的办法之一,就是降低员工流失率, 尤其是老员工流失率。 流失率低就意味着有经验的老员工多,如果有一个有经验且熟练稳定的生产队伍,那质量水平一定高。 我曾经在产线上对产线的操作行为进行检查,我抓到的十八个有可能影响质量的错误,有十五个是因为新员工造成的,新员工不仅包括才入职的员工,也包括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老员工,对于新岗位,他就是新员工了。 我们靠人靠老员工来保证质量? 这在很多“高大上”的管理人员看来是荒谬的,他们一定想我们要靠的“系统”, 靠“管理”提高质量,可是,怎么靠“系统”、靠“管理”提高质量,那么多系统其实并没有发挥我们认为该发挥的作用。 十多年前,我曾关注过光联的RMA(退货率)的情况,发现连续4个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的RMA(退货率)是另两月的160%~250%,为什么?只是因为上市公司要交季报,为了业绩,最后一个月要赶订单,匆忙之下,操作员错误百出,不知道我们的系统和管理怎么解决?
我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更不上路了:检验。 QA有句名言: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 这个话貌似正确,可是在光通讯企业其实是句空话,因为我们的工艺水平离那个“质量是做出来的”的目标实在太远,有时候,目标太远(比如我们生活中最遥远的目标:共产主义)其实是坏事,它让人不切实际,起到的作用往往把人带到坑里,被埋了都不知道怎么埋的。在光通讯企业中,谁敢说我不要出货检验部门、就靠产线“做出”质量来? 所以,与其喊口号,不如承认现实,所以我在珠海某公司的时候,决定改抽检为全检,瞬间提高质量水平了不少。虽然成本加大了,但由于产品毛利率比较高,销售价格与材料+人工的成本比至少是3:1,这点成本可以承受,换来的却是比光联还高的质量水平,口碑就此建立。
第三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是多吸取失败的教训,从退货中学习提高。这首先要花力气建好一套容易检索trace back的系统,出问题时候很容易找到在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我经历过的公司中多数的trace back系统都不好,虽然都有,但查个东西很费事,而且查到的数据不全, 这实际上还是重视度不够的问题。Tracking系统不好,我们就可能找不到失效的原因,这意味着你学习的过程连案例都没有,宝贵的自我提高机会就给浪费了。 第二步是立即实施一套短期、远期、本工位、兄弟工位的更正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入化,也就是培训所有相关的操作员工程师都要知道为什么要更改,怎样更改,保证所有措施到位,还能够在其他工位举一反三。很多公司也这样做了,但他们往往不愿意和操作员讲的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改, 或许是和操作员讲这些很费事,但这样的结果是被培训的人还只是学了个皮毛,下次同根源不同现象的问题出来了,还是犯错。 第三是扩大化,要广为宣传我们的错误,这就不能顾及犯错人的面子, 要在公司内广泛传播经验教训,别让这个部门这个人犯的错在其他部门重演。 当然这样犯错人的面子有点问题,所以实施中要想办法安抚好犯错的人。 第四步要检查更改是否到位,是否足够。没有检查,员工就不会做好第一二三步的。 这套方法实际上是培养整个团队学习吸取教训的能力,公司的管理层一定一定要在这件事上认真又认真。 其实我们不怕付学费,而是付过学费后一定要学到东西。我所在公司的CEO多次强调质量问题是机会,一个我们可以进步的机会,可是,如果这种“机会”反复出现,那就是要打屁股了。 我在过的一家公司曾因质量问题经历了一次$1.5 Million的退货,大家都没人认真研究退货的真正原因,质量问题成了政治斗争的炮弹,最后以本地总经理和生产总监下台结束。 而我痛惜公司白白付出的学费,就私下花了很多时间调查,学到了一些深刻教训,好歹付出的昂贵学费在我身上总算有点回报吧。 大家一定好奇我的调查的结论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也是很多光通讯企业的老毛病了:研发不足,新人太多,供应商质量不稳定。
不过,上面这些办法其实也只能把质量差错压低到一定的程度,靠这些手段是不能根本改变光器件的质量问题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技术革新,使用新的技术平台或者自动化。像我前面文章提到的全胶平台和激光焊接平台,尽管还有手工,但其质量水平好多了。 自动化也是个方向,但自动化还有其他问题,我们后面再说。
关于作者
本专栏作者Leo Ye 1996年进入光通讯行业,先后在光器件龙头企业JDSU(加拿大和美国), Oplink,Finisar,光库,索尔思(Source)等公司工作过,担任过生产工程师,生产经理,研发经理,物流总监,厂务总监,运营总监,运营副总,研发总监和精益改造(Lean)小组组长等等。管理过所在公司的运营、研发、采购、进出口、仓库、设备、厂务、IT、人事行政和培训等业务,曾经主持研发了JDSU新一代全胶光环形器,组织实施了Oplink的ISO14001,组织了索尔思的精益改造等等。 Leo在中美加三国多个学校学习过,有三项中国专利,五项美国专利,他经历过光通讯的泡沫和起伏,做过多个岗位,对光器件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这里专门开辟专栏,刊载他的系列短文,以飨读者,读者如果有问题,可以和我们编辑联系,邮件: info@c-fol.net, Leo Ye的联系方式是: dp536@yahoo.com。
近期LEO老师的系列课程
7月3~4日 光器件行业研发项目管理
地点:上海
其他课程:
光器件行业研发项目管理、
光无源器件工程师核心技能、
光无源器件行业质量管理方案。
欢迎联系我们咨询报名:027-87774793 (18318031194),0755-26090113,82943096
联系人:邓小姐,唐小姐 左小姐(武汉)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