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2012, 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在提出经济增长要求时,有这样一段话:“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这个要求成为整个十八大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引起讨论最多的部分。
十八大报告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整个中国未来十年的规划。作为所谓的高科技行业,朝阳行业,我在想中国的光通信行业理所应当要更快更好实现这个要求才对得起自己的高科技光环。可是我们该如何去实现呢?
2000年的时候,许多人问我对中国光器件产业规模的看法,我当时给出的数字是20亿人民币左右。发展到今天,中国光器件产业的规模超过40亿应该是绰绰有裕。2000年的时候我记得许多同事的工资还不过万,发展到今天,年薪20万对于光通信人不再是高不可攀(可惜我们的薪酬调查从去年才开始做,对行业内薪酬分布的情况了解还不充分)。从这个角度看,收入倍增在上一个十年,光通信业是达标的。如此看来,下一个十年,光通信业是该有充分把握完成这个目标的。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商学院(HEC Montreal)经济学教授Robert Gagne在讨论过去三十年加拿大人生活水平提高的时候用了两个效应,一个是规模效应,一个是纯生产力的效应。他认为加拿大人,尤其是魁北克人生活水平相对OECD国家平均水平进步较慢,主要是后者的问题。如果我们也套用这两个效应来看过去十年中国光通信人的收入增长,是不是更多的增长是一种规模效应?过去的十年,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至少8%,按这个速度,一家企业十年没有收入翻番就是给国家拖了后腿。过去的十年,中国光通信企业的用工规模,企业布局也有很大的发展,按规模来说不止翻了一番。我们再看纯生产力的提高,也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十年,我们能说员工人均贡献率提高了一倍吗?
过去十年,我们在光通信产品的技术上进步并不少,从高速模块,驱动芯片,光集成,插芯,快速连接器,预制棒,甚至到最前沿的传输容量的“英雄”实验,我们似乎可以举出许多。可是如果我们看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除了两家高高在上的设备商,其他厂商的进展似乎并不明显。我们发展产业的根本思路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发展模式没有改变,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个问号。这个问题不仅体现在十八大报告里,也具体体现在我们光通信行业里。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要效益,说得容易做得难。这些年各级政府为了促进经济转型,从国外吸引了不少海归博士回国创业,给地给资金。我们如今差不多可以看到遍地开花的光通信产业园,看到不少知名企业进入光通信的圈子。可是,在同这些新创企业的交流中,也不难看到悬在这些海归博士头上的效益之剑。一家又一家曾经满怀理想做中国的高新科技的光器件企业为了眼前的效益,去到市场的红海里搞起新一轮价格战。政府和投资人给了地,给了钱,可是偏偏不能给出一份耐心,一份真正的扶持。那天看电视机“国家命运”,看到我国第一枚导演发射失败的故事,我在想,大名鼎鼎如钱学森,放在今天,是不是也要被逼着去搞点什么短平快呢。
光纤在线从建立开始就满怀热情期望能够见证中国光通信技术真正的进步。过去的十年,我们见证了一些,但还远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不知道,对所有的光通信人,如果去掉通货膨胀,去掉房价飙升的影响,是不是多数人的收入在过去十年都是些了翻倍。我们不知道,今天的中国光通信产业,究竟能拿得出几个原创的技术?(十年前我们还要C-lens,今天呢?)展望未来的十年,我们不知道中国光通信人准备怎样去再次翻番。或许,我们希望跟着再次水涨船高,可今天动荡的世界经济,日益尖锐的社会冲突,还能再给我们十年平稳发展吗?如果不能提高我们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靠老办法真的恐怕会走到尽头。
十八大报告里还有这样一个要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用这句话同全行业共勉。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应该要去琢磨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来为整个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