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2010, 这是Lightreading网站编辑Craig Matsumoto在今天一篇文章里提出来的问题。在OFC/NFOEC的前夜,这样的问题特别让人感兴趣。
Craig的文章指出,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光设备厂商会重拾当年的垂直整合之路。Santur公司的CEO Paul Meissner就认为这样做有利于确保设备商的竞争优势。前北电在40G和100G领域现在的领先地位就有赖于这种垂直整合能力。而对于许多设备厂商而言,大家采用的都是同样的光器件制造商,各家的设备硬件上因此大同小异,而软件所能提升的毕竟有限,这从一个方面促进了设备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Vello公司的CEO Karl May甚至认为几年前各大设备厂商纷纷出售自己的器件业务是一个短视的决定。
尽管并非所有人都赞成上面的观点,但是在光通信行业,显然有一些支持这样观点的成功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Infinera。尽管有观点认为该公司是因为器件成本高才不得不自己采用,但是该公司独特的器件技术也的确保证了他们的迅速成功。前北电的光网络部,在40G和100G的电色散补偿领域全部都是利用自己的芯片,从而让竞争对手无法模仿。华为是另一个例子,他们的100G相干接受系统也是建立在自己的器件上。而有消息显示华为有建立独立的器件业务的想法(和华为接触的许多供应商都能得出这个结论)。
曾几何时,各大光设备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光器件业务,但是在光通信泡沫时期的前后,这些公司纷纷出售或者剥离了器件业务,比如Agere是原来朗讯的光器件业务,Bookham收购了北电的光器件业务,阿尔卡特的光器件业务则卖给Avanex, 西门子的光器件业务独立成Infineon, 爱立信的光器件业务则似乎没有下文。在那个时代,光器件的核心业务差不多都掌握在这些大设备公司手里。华为,中兴的光网络业务在起步的时候也都是采用这些公司的器件或者子系统。这种情况的出现同光通信技术发展初期都是大公司掌握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大公司发展器件业务也是出于器件供应商实力较弱跟不上他们的发展的原因。比如华为最早的2.5Gbps子系统就是自己购买器件设计开发,而多数光模块厂商那时还只能做622Mbps以下的产品。
现在历史似乎有重演的机会。一方面如上所述,设备厂商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器件技术提高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光集成技术的发展让大设备厂商在发展最先进技术方面有更多的优势。这一方面在100Gbps系统的开发上已经看得出来。
笔者一直认为,器件技术是光通信的核心。光芯片技术又差不多是整个光器件技术的核心。光通信工业今后怎么走,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间点。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