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2009,我们国内的陶瓷插芯市场和陶瓷套管市场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一样经历了日本企业的市场垄断,然后是国内企业的奋发图强,通过技术研发等手段夺回了主动权。举个例子, 苏州中光科技用了七年的时间,成功研发了世界首创的双向定位干粉干压成型法生产氧化锆陶瓷插芯毛坯,这种毛胚与日本注射成型的插芯毛坯相比,其后道精加工在工序上大大简化。内、外径加工余量减少了50%以上,极大地节约了精加工的辅料消耗,设备投入约为注射成型的1/3,劳动力也节省了1/3,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和减轻了产品生产成本。另外,除了工艺技术的创新,国内的国内陶瓷插芯基地数目也在不断增加。但相对来说,陶瓷插芯的技术门槛要较陶瓷套管高,我们国内仍然活跃着一些日本插芯代理分销商,表明了日本插芯在国内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国内的插芯技术和品质仍有提升的空间。
据日本精工技研的陶瓷插芯代理商天津盛誉大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士介绍,虽然一只陶瓷插芯的价格由最早期的二十多元掉到目前的两元钱左右,但成本价格还是比陶瓷套管要高,对日企而言,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现在的陶瓷插芯生产大部分在中国国内完成,劳动力成本较低,特别是国内的市场容量很大,而且市场将快速扩大的趋势也很明显,国内市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另一方面,陶瓷插芯主要差异在于工艺流程的控制,关系到产品的高精度和高品质保证,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所以市场竞争也相对稳定。
虽然日本的插芯成本较国内插芯要高一些,但其原材料的选取及产品的工艺的经验积累时间较长,在差异化的市场上具有高端竞争优势。这里面我们熟知的品牌有kyosera(京瓷)、adamant(阿德曼)、toto等,而kyosera、adamant、seikoh(精工)是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的三大品牌,他们的销售主要也是通过代理商完成。部分代理商也表示,目前国内对日本插芯的需求量并不大,相对2000年左右的时候,急剧缩小了很多。
当然,日本陶瓷插芯进入中国的方式并不只是通过代理分销商,也有通过中外合资的方式进行。1995年成立的海大平洋蓝登光器件有限公司就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德福光电技术公司与日本太平洋ランダㄙ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创建的,中日双方各占有一半的股权。公司的主流产品是引进日本技术并创新开发的各种型号陶瓷插芯,目前公司的月产陶瓷插芯量为300万只,但其产品85%以上销往欧美等海外市场,中国市场并不是他们的重点。
日本的陶瓷插芯从进入国内,掌握国内市场,再到目前的垄断地位的削弱,其实也是一个见证国内陶瓷插芯产业兴起的过程,成为我们光通信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