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007,我颇有些吃惊地注意到新飞通总裁谢平在武汉APOC上的讲话中提到必须注意人际关系才能做好在中国的生意。谢平在我的印象中首先是一位技术专家,然后才是一位企业家。他的这番感慨让我也有了一些感慨。
谢平是在本次APOC 主题演讲“在中国建立光模块业务的挑战”中指出,要想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在中国发展自己的业务,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人际交际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参看对APOC的报道)。
今年的APOC虽然吸引的听众不算多,但是到场演讲的嘉宾还是都很有分量,特别是有不少海归背景的人士参加。这场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光通信会议引人瞩目地全部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也是近年来少见的。
由于这种特殊的背景,关于文化上的冲突在中国光通信企业管理上的问题的讨论本次会议一个亮点。谢平的发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谢平是中国大陆走出去的留学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又加入美国公司工作,然后又被派回到中国工作。他所在的飞通公司又几乎是中国光通信器件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的感慨因此是很有代表性的。
近年来,中外光通信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即便不是收购和被收购,企业间的代工合作,商贸往来也越来越多,发生在中外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的机会就越来越多。我相信这是包括飞通,飞博创这些已经被外企收购的公司正在上演的一幕,也是许多公司未来将要上演的一幕。
同样参加这次APOC的光迅公司大概也是一个例子。在多个国家拥有机构的光器件公司Ignis昨天宣布和光迅达成合作协议,向光迅批量提供AWG和光分路器芯片。去年在法国尼斯,今年在蒙特利尔,我曾两次访问Ignis。每次他们都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光迅怎么样,是否值得合作?
我相信,光迅的CTO刘文博士在海外丰富的工作经历对促成Ignis和光迅的合作一定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个公司都拥有像刘文这样的人才。对于他们,怎样走好和外国企业的合作之路,是值得认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