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005,这两天翻译OFC/NFOEC2005的新闻稿翻译到手软,3天的展会接到的采访邀请又是一个接一个,但是这么多新闻稿和采访邀请中竟难得看到几条来自中国地区厂商的消息,包括台湾地区在内我们参加OFC的厂商实在不算少呀。中国人的企业习惯于“闷声发大财”,喜欢“低调”作业,可是这样的做法一定是最合适的吗?
手里拿着一本印有飞博创市场VP Jack Lu头像和观点的日本Optocom杂志今年2月号。FOE已经过去一个月,首次参展的飞博创公司竟然如此深刻地给日本光通信行业留下印记,这样的做法究竟适不适合中国企业呢?
作为传媒,我们喜欢飞博创这样的企业,他们总是让我们有事可做,有工作的目标和动力。但是中国的企业更多并非飞博创这样的类型,他们希望静悄悄躲在传媒之外发财。据说华为的任老板今年就为了不入选CCTV的年度人物还颇花了不少功夫。很多人说做企业如同做人,其实现代市场经济下做企业也并不完全等同于做人。企业领导者的个性太多加给企业并不是总是合适的。企业毕竟需要销售产品,需要让人知道,让人了解。
在FOE上编辑对比了很多公司的展台,发现飞博创的展位总是人来人往,而国内不少其他公司却难得看见多少访客。飞博创的市场经理Tony Gao解释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他们的准备工作比较充足,他们提前在OptoCom上打了广告,很多日本客人都说看到了飞博创的广告才对这家公司感兴趣。他们提前一天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家日本媒体进行采访。Jack Lu还接受了日本产业新闻和OptoCom等的专访。飞博创同时发动自己的多家代理商广为邀请客户。我们总是仅仅注意到飞博创表面的辉煌,却忽视了他们的工作人员在事先事后所作的大量艰苦努力和创新。
许多中国公司刻意低调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就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容易被模仿,被打价格战。在这种情况下,渠道是他们唯一的核心资源,价格是他们唯一的竞争手段,避开媒体也就能够保存自己的客户资源。反过来,能够积极地进行市场宣传,也是对自己的自信和自身实力的体现。今天飞博创的美国公关代理就又向光纤在线发来飞博创推出GE-PON子系统的新闻稿。
我们不能强求所有的中国光通信企业像飞博创一样用那么多财力物力进行市场推广,但是我们希望看到中国企业能把创新列为头等重要事情,不论是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作态度的创新,还是产品技术的创新。第一步,让我们告诉OFC的观众,我们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更是机会,我们的低成本是合乎情理的。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