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台湾工研院光电所刘容生所长
光纤在线 特约编辑 余易达
地点:台北福华饭店咖啡厅 时间:2003年12月18日上午
台湾光电产业的现状
余:请您先谈谈台湾光电产业和光通信产业目前的结构和发展。
刘:台湾光电整个产业现在发展非常蓬勃,每年销售额以大概30亿美元增加。一块是LCD,就是平面显示,另外一块是Storage,就是DVD方面。这两块现在的年成长率都在20~30%以上,这两块占了现在台湾光电产业的75%。这两块数目大一个原因就是它不是单单的元件,而是一个模组,它一卖就是卖一个平面显示模具,卖得话就卖一个光碟机, 产值就显得比较大一点。然后就是LED方面, Digital Camera在台湾发展也很快,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长。这些东西的成长带动了光学元件产业。这几年台湾股市股王很多都是光学公司,一个原因是这些东西都需要光学元件。
余:台湾光电企业有没有一个自主的产品研发阶段,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些产品技术的呢?
刘:台湾基本上是中小型企业,搞研发力量就比较弱,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工研院的原因。工研院成立三十年来的工作就是协助台湾中小型企业的研发。光电所的使命或任务就是怎么样促进台湾这些产业的发展。工研院不仅要研究怎么样去支援现有的产业,还要针对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光电产业95年到2000年是存储产品,从2000到今天2003是平面显示TFT-LCD产业。在这两个的领域,台湾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现在几乎冲到30%左右的世界市场占有率。这里面离不开工研院的帮助。
余:谈到这个,我感到很有意思,台湾的很多产业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往往能从很低的水平很快发展起来。 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刘:一个是因为台湾已经有蛮好的IC产业基础,包括IC的设计,IC的制成,IC封装等等,台湾CMOS产业发展得很早,技术一点也不比欧美差。像台积电等厂商的制成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IC制造技术,不但是单一的技术而且是整个产业的infrastructure。 同时台湾有蛮好的PC基础。电脑主机板、所有的相关元件、都有相当规模。台湾的光电产业开始是从电脑产业的周边发展起来的。电脑的周边就包括光贮存、光显示、光输入等等。第一步就是扫描器,当初台湾是世界第一,全世界百分之八九十的扫描器都是台湾做的。后来从keyboard, motherboard ,到CRT的产量台湾都是世界最大的。光电产业方面最初是CD-ROM组装,组装的意思就是拿人家的光头,拿人家的东西进行组装,组装多了以后慢慢自己也开发,连组件在内,从1990年的后半年到2000年末期 ,台湾的光电产业慢慢就发展出来了。TFT的发展是另外一种模式,这个模式需要投资很大,产业规模也要很大。所以这次都是大的公司介入。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日本人不投资了,韩国人也萎缩了,但是台湾的产业界是反道而行,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综合起来,台湾光电产业发展的关键应该是建立在IC产业基础,PC产业的基础,还要依靠台湾产业界很多敢于冒险的企业家。
余:我想打断您一下,为什么台湾会在当时大家都不做的时候坚持做,是一个什么信念在支持着
刘:现在我要将这些归功于台湾产业的好赌。台湾企业的灵敏度很高,它发展到今天其实更多是靠一些看不见的竞争优势,当然台湾产业本身的行销啊、管理啊, LOGISTCS也都是蛮强的。台湾光电产业的厂商大都是在97、98年出来的,那个时候正是亚洲金融危机。正常的情况下都是企业收缩投资,但是台湾正好相反。光通讯也是类似的例子。光通讯产业现在整个大环境已经变了,欧美的很多企业现在都慢慢退出了,CORNING 退出了,LUCENT 退出了,ALCATEL 退出了。本来是二线的企业现在变成一线企业,很多订单都转移到亚洲了,特别是这半年来我们明显地感到在主动元件方面,台湾其实订单蛮多的。
现在一个市场机会是日本FTTH的很多订单现在都转到台湾来了,这对台湾甚至对整个亚洲也是一个机会。我们今天在这边发表的成果也是借着环境不好的时机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现在10G TRANSPONDER都已经开发出来了,基本上可以说目前我们能够掌握的一些光通讯的技术,都可以说是世界上一流。
工研院的作用
余: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你刚才提到工研院,工研院主要是在技术上引导业界呢还是在市场信息方面引导业界,它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刘:工研院可以说是多元的目标啦,技术要掌握,技术的开发要靠市场来导向,所以市场的趋势我们也要了解,跟业界的互动和跟学界的合作都很重要,因为学校是很多潜在性技术的来源,人才的来源。此外还有跟国外的合作。对学校来讲我们是他们的一个桥梁,对产业界来讲我们也是它们的一个桥梁。
海峡两岸的交流
余:你们对大陆在发展光电产业的一些优劣势如何看待?
刘:没有疑问,大陆光电产业的潜力非常大。不仅市场潜力非常大,更重要的原因人力资源不光说是便宜,还非常丰富。这种丰富不仅体现在工人身上还体现在研发人员的资源上。大陆的问题是怎么样把研究应用到产品上,应用到市场上,这个过程是需要一段时间琢磨,更重要的就是需要本身制度的建立。包括财务的透明化、人的观念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欧美国家更愿意同台湾打交道的原因。在整个商业的过程中,技术只是其中一部分,此外还包括品质的控制,生产经营管理,行销等等。
余:台湾光通讯产业联盟的秘书长易先生曾表示很希望海峡两岸多交流,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想法。
刘:基本上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联盟也好,协会也好,联谊会也好,名称都是无所谓的。透过这些东西让业界能够彼此,同行之间能够充分地交流、信息共享。有时透过这种平台,我们可以找出共同需求面。台湾光通讯联盟目前在台湾蛮受到业界肯定。
透过台湾光通讯产业联盟,我们也做过很多次的两岸交流活动,这方面感谢上海杜柏林先生,武汉的赵院士,北京清华的谢先生等等。以往的交流都蛮好,通过交流慢慢地大家也就了解彼此的做法、想法,这蛮重要的,对台湾业界也蛮好的。当然除了交流,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一起做。包括怎么样制定共同的产业标准。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