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06,近日,记者参加了一次某高校举行的一场大型人才招聘会,虽然招聘现场人头攒动,招聘的单位多,应聘的大学生也多,但一打听,真正能达成就业意向的并不多。不少大学生对招聘单位开出的1000多元的月收入摇头叹息:“太少了,连每月的开销都不够,更别提让辛苦支持自己上大学的父母享清福了。”
是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过高吗?记者随机采访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小刘。
小刘大三就开始实习,在一家小有名气的广告公司做文案。他打听到,如进这家公司,见习期间每月800元,一年转正后每月1500元。小刘说,这样的工资水平实在太低,虽然老板有意留他,他还是准备另谋高就。当问及理想的薪资价位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在上海要维持基本生活,支付不菲的房租,2000元是最起码的。而在招聘现场,记者看到,有许多企业开出的文秘等职位,工资水平都在1000元左右,令应聘的学生望而止步。
那么,大学毕业生能不能先降低一下自己的期望标准,先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调整?几位大学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学4年,每年学费5000元、杂费440元、住宿费1200元、书费600元,再加上每月至少600元的生活费和各种培训费、考证费,4年支出近7万元。如果从小学算起,大概要10万到15万元。这还是“平价”的投入,如果加上择校费、赞助费等,花费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有些家庭还是举债供养孩子上大学的。如此巨大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怎么行?如果月收入1500元,即使一分不花,要想挣回学费至少也得5年。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说:“全家都等着我大学毕业后挣大钱尽快还债呢。”
说及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零工资就业”,同学们的回答都一样:那无非是为了混个工作经历,以便找到报酬高一些的职位。
(摘自智联招聘网)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