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2011,C114讯 (桂军)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把自己的核心业务建立在竞争对手的藩篱之下。但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之下,却又不得不低头;但这种低姿态是难以持久的,一旦企业具备突破原有桎梏的能力,他会毫不犹豫的做出这个选择。
中立IDC市场的领头羊世纪互联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这家以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起家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处境:既要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这样的电信级IDC服务提供商竞争,又要从运营商手中购买大量的带宽资源。而且,带宽租赁成本一直占据了很高比重。
现在,世纪互联终于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正如世纪互联副总裁肖峰在“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中国的网络形态正在变得愈发复杂,超大型数据中心和高密度互联互通成为两大发展趋势。在今年上市之后,世纪互联在全国范围内将自建1.5万公里的光纤网络,整体流量为160G,这将有效保护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服务于互联网客户。”
世纪互联此举也给国内基础通信网络拥有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转型,从垄断者向服务商进行过渡,依靠自己的丰富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垄断者的地位获取新的成功。
世纪互联自建1.5万公里光纤网络
光纤网络一直是电信运营商手中最大的王牌,因为所有的IDC服务提供商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的对等结算,中立IDC运营商都要从电信运营商中购买骨干带宽资源。
“网络是服务质量的根本,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脉送给竞争对手。”有业内人士如此指出,“当然,两大电信运营商还是很好的执行了无差别服务,基本上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带宽本身也是重要收入来源。”但我们同时需要看到,在前段时间中国电信进行网络治理上,就曾给部分第三方造成了很大影响。
“类似于世纪互联这样的大型中立IDC运营商,他们面临的情况要好得多,因为他们在数据中心机房保有量和运营资金等方面有着较大的话语权,运营商有时候也需要主动和他们合作。”该人士说道。“但世纪互联也有自己的烦恼,它的客户都是相关领域的第一梯队,对于用户体验和业务连续性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单纯依赖电信运营商,有时候难以满足需求。”
因为世纪互联所服务的大部分用户是互联网公司,他们相信的是“内容”和“眼球”。“内容”是互联网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即时通信等,“眼球”则是指海量的互联网用户,它们之间的桥梁是网络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的内容分布在多地的IDC中,二者的合作密不可分。信息爆炸使得网络资源日趋紧张,中立IDC运营商与电信级运营商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弊端日益增多,尝试新型网络架构的自建模式成为中立IDC运营企业的最新关注点。世纪互联目前在国内已经拥有51个节点,在数据中心方面可以有效满足用户广域覆盖需求,网络能力则成为新的短板。
紧耦合弊端日益增多 新型网络架构受关注
互联网公司主要是根据用户服务体验的覆盖经验,向运营商租用IDC机架和网络出口资源,在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省份/城市,批量部署业务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并为业务模块间通信而建立IDC内部网络、城域网和广域网,同时通过自建CDN或CDN专业服务公司对服务盲点进行覆盖。
随着互联网公司及其业务的蓬勃发展,成本并不一定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更多从更好地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出发。但现在普遍存在的紧耦合现象却不利于对用户体验的保障。“新业务的出现对带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保证传输速率,又要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但现在运营商网络发展并不均衡,扩容速度慢,通常以半年/年为扩容周期,省网/城域网出口带宽、骨干网链路带宽利用率普遍偏高,一旦遇到运营商网络质量波动,业务就会受到影响,而第三方IDC网络架构本身没有手段可以进行冗余规避,只能等待网络故障尽快恢复。”
用户需求关注点的改变也促成了世纪互联思路的转变。“原先世纪互联只是提供IDC机房资源,并不能给用户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用户还是需要购买CDN或者类似的网络服务,来保证用户体验。而通过大规模自建光纤,拥有自己强健的骨干网络,极大地减轻对运营商网络质量的依赖,提高业务流量的灵活调度能力,在运营商网络出现质量下降时保障用户服务的牵引流量。”该人士说,“当遇到运营商网络故障或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切换到自有网络进行流量迂,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从原来的唯一选择逐渐演变成为热备资源。”
当然,第三方IDC和互联网公司也不可能完全抛开电信运营商另起炉灶。“这将是一个长期共存的现象,初始驱动力可能是电信运营商网络能力与第三方IDC业务需求差距巨大而不可调和;但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第三方IDC自身实力的增长,他们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