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2010,长江商报讯(记者 王荣海 何辉)未来10年,中国光谷将打造成世界光谷!昨日,由本报主办武汉万科协办的“大光谷·武汉芯——光谷未来十年新驱动力”论坛举行。赵梓森院士等专家学者、东湖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和企业界激情对话,就光谷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亚平致辞,长江商报社社长耿瑞华出席论坛并隆重介绍与会嘉宾。
赵亚平指出,本次论坛是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际举行的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活动,也非常契合长江商报“主流生活驱动力”的办报宗旨。
武汉东湖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过去10年,光谷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光电子产业,今年企业总收入有望突破1千亿元,成为光谷首个过千亿产业。
“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说,未来10年,要做现在还做不到的事情,光电子产业大有可为,“至少到2020年前,市场还非常巨大,我们应努力做到世界顶尖水平。”
“‘大光谷·武汉芯’这个主题非常契合光谷实际,要继续唱响。”光谷倡导人之一、华中科大教授黄德修称赞本报说,“光谷就是武汉创新发展的芯片,就是CPU,就是发动机,长江商报主办的本次论坛对光谷未来发展起着加油鼓劲的作用。”
省发改委高技术处副处长王晓峻说,光谷未来还可在关键技术培育、产业群积聚等方面继续发力,成为辐射全国的重要高新技术区。
武汉万科光谷片区总经理周文理也表示,未来10年,大批人才将齐聚光谷,万科作为房地产企业,将加大光谷片区的房产投入,为“光谷人”提供更多更舒适的住宅。
论坛上,武汉全真光电、武汉高德红外、天风证券等企业有关负责人与各位专家就光谷发展进行了深入对话。
“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
“一张网”时代的美好生活
“三网融合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老百姓通过一张网,就可打电话、看电视、上网’。”昨日“大光谷·武汉芯”高端论坛上,“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表示,三网融合的美妙生活,老百姓在很近的将来就能体验到,2015年以前,武汉要率先实现“三网融合”,这对武汉尤其光谷地区而言,将是指日可待的。
赵梓森说,眼下我们已经能看到的新事物是:城市里出现了网络电视,用电视就能上网、看电影;部分农村也实现了用广播网打电话,电话线就不需要装了,但这些都还是阶段性成果,最终要实现的就是一张网能全覆盖。
赵梓森说,中国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而武汉就是12个试点城市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试点工作是“硬任务”,也就是说武汉是肯定要率先实现,再向全国推广的。
“大家都看到了,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一条电缆线,一条电话线,一条宽带线,目前看起来,这三条线没法合成一条,但在今后的升级改造中,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事实上,赵梓森的一个重要“科学预言”就是光纤到户。
2003年起,赵梓森开始在各种场合向人们描绘这样的画面:一百兆容量的电影一秒钟就可下载完毕,可视电话与大洋彼岸的亲人通话画质清晰……实现这一切,只需用一根光纤接到家中。
他说,“光纤到户”就是让光纤铺进每个家庭,取代现在的铜芯电话线。
他预言:“三网融合”后,老百姓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可满足通信、电视、上网等多种需求,就会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首席经济记者 吴晶晶
光谷倡导人之一黄德修:
揭秘“中国光谷”背后的故事
“所有的人都知道‘光谷’,但你们知道‘武汉·中国光谷’是怎么来的吗?”昨日,在“大光谷·武汉芯”论坛上,光谷的倡导者之一、著名光电子学专家、华中科大教授黄德修揭秘“中国光谷”名字背后的故事。
“中国光谷”是这样来的
1998年,黄德修应邀赴台湾访问,他向同行介绍东湖开发区时在胶纸板上画图:中间是华中科技大学,左侧是武汉邮科院,右侧是长飞光纤公司,周围还有楚光激光等公司。
“画好这几个地方,我突然觉得东湖开发区跟美国的硅谷很像。”黄德修说,美国硅谷原来并不叫硅谷,而是斯坦福工业园,由于该工业园很多产品的微电子材料由硅组成,一些媒体就称之为“硅谷”,之后就叫响全球。
同年10月,回国后的黄德修就以华中科技大学的名义向武汉市科委递交了《关于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这是我第一次提出‘中国光谷’的概念,也是‘中国光谷’的首次亮相。”
“中国光谷”还打过官司
“‘中国光谷’不仅是武汉的,而且还有知识产权。”黄德修说,为“中国光谷”的品牌,还跟广东一家公司打过官司。
2000年5月,武汉市政府部门将“中国光谷”的材料邮寄到北京的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没料到,广东一家生产光通信设备的公司突然“跳”出来,也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光谷”的商标。
后来,商标注册部门找到黄德修核实,证明由黄德修提出的“中国光谷”建议的确比广东那家公司要早,就做出裁定,对广东那家公司的申请不予注册。
光电产业要做“技术标杆”
黄德修提出,未来十年光电产业要在八大方向上做成全球的“技术标杆”。
这八大产业方向为:“云计算”和“云存储”、物联网、无线(移动)通信、光网络、光路由器和光交换、光子集成和光电子集成、LED照明、光显示产业。
为抢夺“云计算”蛋糕,全世界都在行动。微软从今年起将投入95亿美元开发云计算产品,成都成立了“云计算中心”,上海由52家IT企业组成“云海联盟”,北京也开展了“祥云计划”……
“全球都在抢,那么武汉呢?”黄德修说,光谷应赶紧行动起来,未来10年,应努力在光电子信息上做成全国乃至全球的“技术标杆”。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