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纤光缆何时能出困境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3-06-06 17:58:57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

2002年,全球光纤光缆市场需求大幅萎缩,需求量从2001年的约1亿公里下降到约6000万公里,这是光纤光缆市场近20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的市场状况在某种意义上说更为艰难。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需求下降了近三成。外国生产厂商都盯着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需求的估计过于乐观,以为占领中国市场可以弥补其它市场的损失。因此不惜低价倾销,在中国市场上演了一场惨烈的价格战。标准单模光纤价格从2001年初的最高价1000多元/公里拼到2002年的不到120元/公里。拼到这个价,应该说,不管是国外生产厂,还是国内生产厂,都不可能赚钱。因此,国内一些光纤厂只能停产。
  2002年中国光纤产业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国产光纤首次超过了进口光纤,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接受并大量采用国产光纤,在干线中也大量运用国产光纤,单是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在干线光缆中提供的光纤就超过了50%。实践证明,国产光纤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还有价格优势和服务方面的优势。
  中国光缆市场的竞争也同样充满了非理性因素。不少光缆生产厂为抢占市场,纷纷降价。据业内人士透露,2002年许多光缆合同成交价格都低于成本价,甚至连原材料成本都保不住。面对这种严酷的局面,一些光缆厂停了、关了,有的逐步转向其它产业。有的为了生存,只得购买和采用质次价低的原材料。不少人担忧,这对日后通信网络的运行无疑是一大隐患。
"寒冬"有多长
  面对国外厂商向中国市场倾销和国内厂家相互低价倾销的局面,整个光纤光缆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这次"寒冬"何时了,这自然是业内人士十分关心的事情,也是很难准确预测的事情。
  绝大多数厂家的2002年是在多年来第一次亏损中挣扎着过来的。也有一些厂家熬不过这一年,干脆洗手不干了。有的暂时洗手不干,想等市场好转再做,因为做得越多亏得越严重。有的勉强熬过来了,这是因为这些厂家前几年市场好时赚了些钱,有些积累和准备金;有的是因为有别的产品盈利支撑,可以补亏。在那些挣扎着过来的厂家中,许多人相信,2002年已经度过,再设法度过2003年,市场就会明显好转,到时价格回升,赚钱的机会又会出现。根据过去的经验,一般每两年就会出现一个市场需求高峰。由于有这种心理,预料2003年这些厂家还要拼,这意味着2003年光纤光缆业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让人忧心的是,熬过2003年,2004年以后市场需求就会上升或上升幅度很大吗?显然,一些人同意这种观点。他们估计,中国光纤市场年需求到2005年将达到2500万公里左右,全球市场年需求将达到1.5-2亿公里左右。前两年某些权威光纤光缆市场预测公司也持这种看法。受这种市场预测的鼓舞,一些生产厂家不惜严重亏损也要硬撑。
  但是,另一种观点则不这么看。这种观点认为,2000年美国的网络泡沫破灭,以及后来一些电信公司的假账丑闻,使投资者损失惨重。要使投资者恢复对电信业投资的信心需要时间。即使投资恢复,也一定会非常理性和谨慎。这样,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需求在2004年会有一定幅度恢复性的增长,但近2-3年内绝不可能恢复到2000年时的水平。
  中国市场相对于美国市场来说,中国的电信运营业者投资比较理性,没有出现网络泡沫。而且由于前几年电信分拆,每家电信业者都要在全国建自己的光纤网,需求急剧上升。到目前为止,各大电信运营业者全国性网络已基本完成,今后每年会有一定量的补充完善,但需求量在今后2-3年内也不会出现2000年和2001年那样的需求量。
  权威人土分析,下一个市场需求高峰可能是光纤到户的启动,或前期埋下去的光缆大量替换的时候。而这两种情形不可能在近期发生。目前全球只有日本已经启动光纤到户工程,由日本政府主导,原因是想通过光纤到户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以重振日本经济。在其它国家,目前还没有看到启动的迹象。
  受2000年全球光纤热的影响,全球不少光纤光缆生产厂纷纷投巨资扩大生产能力,过度投资严重,导致光纤光缆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据统计,目前全球光纤生产能力已达到约1.7亿公里/年,而实际需求不到生产能力的一半。
  中国光纤光缆生产能力过剩同样严重。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年光纤生产能力约为3000多万公里,而2002年实际需求不到1000万公里。这就是说,即使外国产品不进入中国,中国自身的光纤生产能力已是需求的约3倍。光缆的状况也同样令人担忧,生产能力也是实际需求的3倍以上。
  因此,这次光纤光缆市场的"寒冬"将会是相当漫长的,不会像一些人预计的那样很快过去。即使全球市场复苏,幅度也不会太大,不可能在近2-3年内消化目前过剩的生产能力。据预测,全球市场到2007年只会逐步小幅度恢复性增长,供大于求的局面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出路在哪里
  光纤光缆产业目前所处的困境丝毫不使人感到意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几乎每种产业在市场上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这样的局面来临的时间和困难的程度有所不同。
  从长远看,光纤光缆产品还是有市场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由于前几年光纤光缆行业过度投资形成的巨大能力过剩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化,要使这种局面发生根本性改变,除非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市场需求大幅上升,上升到能完全消耗掉过剩的生产能力。如上所述,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出现。第二种情况可能是业内许多人不想面对,但将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那就是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的大调整,相当数量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要退出这个行业,以使供求达到平衡。
  要退出这个行业,每一个生产企业都不会愿意。想想看,前几年投资了大量资金盖起了那么多厂房,安装了那么多的设备,许多企业还未收回投资,怎么可能心甘情愿退出这个舞台呢?
  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市场的力量,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个市场规律是任何厂家都逃脱不了的,这就是优胜劣汰。2002年,中国光缆厂家已从原来的近200家减到50-60家,一些靠买预制棒拉丝的光纤厂也停止拉丝,但是,远远未退够,生产能力仍然大大过剩。可以预料,这种残酷的、惨痛的淘汰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当然,主要还是市场的力量,不是政府的行政手段。所以,要退够,时间会长一些。但政府也可以在"退"这个问题上发挥作用。因为原来不少光纤光缆企业上马时是受到有关政府部门鼓励支持的,现在要退出,政府可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帮助这些退出的企业做好转产和人员安置工作。相关政府部门应因势利导,及时指导有关企业做好退出和转产的工作,不要等到亏了几年才去做工作,那样损失太大。
  对明智的投资者来说,要勇敢面对现实,像勇于进入这个市场时一样,也要勇于退出这个市场。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规范,生产厂家必须要有技术、规模、质量、成本、资金等综合优势才能生存下去。像中国这样的市场,光缆生产企业有100多家,这是不正常的,有10多家真正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就够了。光纤生产目前投产的有10来家,但大多数都靠买预制棒拉丝,没有拥有大规模预制棒生产能力,就只有武汉的长飞等少数几家具备这种能力,中国最终拥有5-6家上规模、技术上档次的光纤生产企业可能是较为合理的。那些有幸生存下来的有实力的生产企业也将过得不轻松,它们仍将会面临国内厂家及国外厂家的激烈竞争,整个行业高价高利润的阶段已经过去,出现的将会是一个微利经营时期。(陈明思/通信世界)
关键字: 光纤光缆 市场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刘** 嘉兴 技术支持工程师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