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通常将2005年在AT&T和MCI(后被Verizon收购)进行的40G WDM传输试验作为40G高速传输技术商用化启动的标志事件。3年来,40G商用化进程已步入正轨,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标准化工作日趋完善
标准化,是任何一项技术走向规模商用的基础。40G标准化工作已经日趋完善。
在国际上40G标准主要由ITU和OIF制订,并已经被多数厂商采纳。
在国内,40G标准主要由CCSA TC6(传送与接入网工作委员会)承担,目前几个行业标准都处在起草阶段,《N×40G WDM系统技术要求》:2007年启动,初稿预计2008年中完成;《N×40G WDM系统测试方法》:2007年启动,在起草过程中;《40G光收发模块技术要求》:2006年启动,在起草过程中。随着40G规模商用的日益临近,各方均已认识到技术标准制订工作的紧迫性,相关工作将加速进行。
上下游产业链走向成熟
40G系统规模商用的基础是上下游产业链的成熟。随着主流元器件供应商进入40G领域,过去存在的部分元器件供应量瓶颈问题已经全面解决。
首先,40G传输的业务需求和客户设备条件均已具备。
一方面,运营商对40G高速传输的需求日渐迫切,尤其是承载大量IP流量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目前,40G传输业务需求主要来自骨干路由器高速中继电路。AT&T、NTT DoCoMo等领先运营商已建成一定规模的商用40GWDM网络,Verizon、DT、Sprint等也建成小规模商用/试商用系统。一些地区性运营商和教育科研网络,由于特定用户40G高速电路需求,也建设了40G高速传输系统,见诸报端的就有瑞典Tele2、德国教育科研网、美国BoSSNet、英国JANET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世界投入使用的40G传输板卡数量在2000块左右。
另一方面,作为客户设备,高端路由器40G接口也已经成熟,支持40G高速板卡的高端路由器已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商用。
其次,主流厂商均已推出商用40G传输设备,运营商的规模测试和商用将证明设备成熟性。截至2008年3月,华为、诺基亚西门子、富士通、北电、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原马可尼)、Ciena、NEC等厂商都已发布40G商用设备。根据厂商路标,具有50GHz信道间隔、1000公里以上超长距传输等更高性能的设备也将陆续推出。不仅主流传输设备厂商均已推出商用设备,而且部分厂商已经有运营商的规模商用案例,如华为在西班牙Telefonica、俄罗斯TransTeleCom、美国XO等电信运营商中均有40G网络规模成功商用案例。
再次,经过多年发展,先进调制码型、精确色散补偿、高速芯片等使能技术均已成熟。各种新型码型有效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对40G传输的需求,许多码型都已实现了商用。精确色散补偿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40G信号对残余色散的要求,达到实用水平。此外,FEC、SerDes等40G传输所需的各种高速芯片技术也已成熟。
最后,40G传输所需元器件已经成熟并形成一定的供货能力。对于40G元器件而言,Transponder市场已经有多个竞争者,包括Finisar、Optium、Opnext、StrataLight、Mintera等;光学元器件目前也已形成多厂商供货的局面;可调色散补偿模块也已经有ofs、TeraXion、Avanex、Civcom等多家供货商;高速电芯片实际上是40G传输元器件方面的主要瓶颈,但随着JDSU、CoreOptics、Finisar、Emcore等主流器件厂商的进入,供货能力也将得到明显改善。目前40G元器件供货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运营商驱动商用化进程
进入2008年,40G传输系统商用化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外AT&T、Telefonica等主流运营商已经启动了新一轮40G WDM网络建设工作。国内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对40G传输系统表现出最大的积极性,例如中国电信从2005年就开始持续跟踪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发展,2007年进行了40G现网传输实验,计划近期启动多厂商的40G传输设备测试,验证设备成熟性并制订相关技术规范,为规模商用做准备。总之,这些实质性进展对40G传输产业链的上下游注入了很强的信心。
综上所述,40G高速传输系统在关键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做好了商用的准备,技术标准也在积极跟进,运营商显示出迫切的应用需求,部分设备厂商已推出商用设备,上下游产业链趋向成熟,传输成本也在迅速接近10G系统,40G传输系统大规模商用的大幕正在拉开。
来源:人民邮电报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