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专利战略的时候,多数的锋芒集中在了企业发现专利、申请专利的意识过于贫瘠上。错了吗?不错,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
中国IT业的国际化年龄过于年轻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问题,这个看来空洞的现实渐渐显现出它负面的影响力。可以同比的是,中国那些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大力发展以及早一些跨入国际竞争门槛的行业(比如中药、食品、生物化学、陶瓷、有机化学等),专利状况并不是很差,至少不像电信行业,加起来都不够5项专利。譬如中国石化,专利状况甚至一度处于世界石化行业的前列。
专利问题不是一个仅需要激情的问题,拍桌子、拍脑门都不好使。因为激情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容易把事情搞砸。这种心态使那些试图改变专利落后状况的企业甚至发生更大的危机。专利落后只是现象,意气可以改变的只是这表面的疮痍,深入其里的病毒并不能得到任何改观。
专利界的一个人所熟知的规则,“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清晰地描述了一个创意或者科学发明由技术最终转向市场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说明,专利战略是一个围绕专利而经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难度并不下于一个企业的产品战略或者其他管理战略。而且,由于专利战略回报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容易引起企业决策者的忽视。回报需要在未来兑现,而代价也同样在未来才能够显现。这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好的规划和管理能力,甚至会涉及到管理组织结构以及决策重心的改变。
从技术到专利的重点在于技术的实现,很多企业认为,如何争夺先机将技术变成标准简直是一个铁门槛。我们经常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但是具体到为什么卖标准,怎样实现这个卖标准的过程,怎样才能拥有这个标准,并不深知。但是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下,在失去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抢占标准制定权并不一定是难比登天的事情。因为需要注意的关键一点是,所谓技术标准并不一定是最先进最顶尖的技术,但是它一定是最适合市场的、最具有潜在广泛应用性的标准,这种标准可能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诸如规则、平台等等,虽然其前提是在技术上做到最大可能的无懈可击,但标准本身得到实现的最大优势却是——能够得到最广泛的市场承认。
不管怎么说,由专利演变为标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在已经有众多先例的背景下,我们却需要警惕“重复建设”的恶果,而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利用前人的先进技术进行的“二次加工”。一位国内知识产权界的专家认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才是真正的巨人。一心突破自我的企业固然值得称许,但是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中,这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实质效果,反而是拱手让出最终标准霸权。这方面,已经有例子在先。
当初,日本在发展移动通信2G标准的时候,独独钟情于自己独有的PDC技术,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驱使下,基于这一技术的2G标准在岛内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一局限性的成功的机会成本是,由于这一技术始终被限制在国内,日本的通信制造业和运营业从此失去了国际化竞争的资格。而在1991年的韩国,专心于在美国IS-95CDMA标准基础上大力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成熟的商用系统,享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建立了运营、生产、消费良性循环的移动通信产业。如今,在日本看来,韩国在国际通信市场上日渐喧嚣的发言是如此刺耳。
来源:计算机世界网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