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013,尽管广州去年获称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和智慧城市领军城市等,但较之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苏州等与广州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广州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都是最低的。
昨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2013科技与信息化发展报告》蓝皮书称,广州研发投入位居全国主要城市末位,科技创新效率与质量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高新科技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型城市“名不符实”
蓝皮书称,研发投入强度是国际通行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根据经合组织的最新数字,全球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经济体是以色列,达到4.4%,接下来分别是芬兰的3.9%,韩国的3.7%,瑞典的3.4%和日本的3.3%,美国约为2.8%。
按照我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需要,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至少应该在2%以上。广州的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26%)虽然已经达到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低标准,但与北京(5.79%)、上海(3.16%)、天津(2.7%)、深圳(3.81%)、苏州(2.6%)的差距依然较大。广州的研发投入经费增速也赶不上上述五个城市。蓝皮书认为,广州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与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不相适应。
财政引导效应失范 企业科研投入动力不足
蓝皮书指出,造成广州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长期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财政科技投入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不相适应,政府科技资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据测算,财政研发投入约可带动企业4-5倍的配套投入,对科技园区等基础设施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财政投入更是会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数十倍、百倍的跟投。而去年,广州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3.37%,仅比上年增长4.6%,明显低于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11.1%)和一般预算支出增幅(11.9%)。这说明区县一级政府对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够,并成为拖累广州财政科技投入快速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主要原因是,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够或经济实力不足,没有担当起科技研发投入主体的重任。从企业本身投资能力看,广州较大规模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基本处于垄断行业,外资企业多为生产加工型企业,这两类企业本身缺乏科技研发投入的动力。而在研发投入水平较大的高新技术行业中,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多数企业缺乏投入大量科研资金的经济实力。2012年深圳仅华为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资金就达到了300.9亿元,与广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资金基本相当。
有效发明专利量不及北京1/5
除了在研发投入规模、强度等指标上落后,蓝皮书显示,广州在获得专利授权量尤其是发明专利授权量上,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先进城市的差距也很大。
根据蓝皮书调研显示,广州去年的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的比重较上年的17.2%有所提高,但与北京的39.9%、上海的22.1%、深圳的27%比例相比,差距仍未见缩小。在专利和发明专利单位产出率方面,广州分别达到了72.3件/亿元、13.2件/亿元,优于2011年的状况,但与北京、深圳、上海、苏州依然有较大差距,如深圳这两方面的数据达到了98.6件/亿元,26.6件/亿元。
另外,尽管广州在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累计达到12506件,在十大创新型城市中排名靠前,但不及北京的五分之一、深圳的四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且发明专利密度只有深圳的五分之一、北京的三分之一、上海的二分之一。说明广州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先进技术储备水平还处于二流城市水平,与广州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国内一线城市经济实力还不相符。
科技创新投入产业效率低 深圳三企业发明专利超广州
蓝皮书认为,广州的科技先进技术储备不足有三大原因:一是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创新活动不够活跃;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产业效率较低,宝贵的科研资金没有创造出相应的、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三是缺乏国际级、航母级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据统计,去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十强企业(不含港澳台)前三名都为深圳企业,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了2737件、2727件和1099件。仅这三家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就相当于广州全市拥有发明专利的1.5倍。
执笔《2012年广州科技和信息化形势分析与2013年展望》的课题组成员认为,广州的科技与信息发展与政策体系有关,目前广州大多数科技创新政策都明显缺乏力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引导与激励作用。
而在各城市激烈争夺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氛围下,广州市要想在短期内实现科技赶超,尽快跻身一线城市阵营,必须拿出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敢为人先”的魄力,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有无”到“优化”的快速转变。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解决当前广州对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吸引力不够、对本地企业创新投入激励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广州现有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与整合,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单一”到“系统”的快速转变,并加快构建一个合理的科技政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广州科技政策环境进行评估,以准确掌握现有科技政策实施效果,并为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出台新的科技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要推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当前的关键是加快打造几个具有行业标杆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快速确立广州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中的高位。”课题组还建议,目前,广州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89家、软件企业880家,分别占全省26%和23.8%。软件与信息服务、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集聚度。广州可以围绕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选择一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掌握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优势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实施高新技术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工程、科技企业上市工程和科技小巨人工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梯队.
来源南方日报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