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12,年度收官之月,华为很忙。月内,华为先后拿下中国电信和印度巴蒂电信(Bharti Airtel)两个大单。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能同时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电信,及印度最大电信运营商巴蒂电信所青睐,华为似乎离“春天”更近了一步。
在美国、欧洲接连发起对中国电信设备厂商发起安全审查的背景下,华为能够在新兴的印度市场斩获大单实属不易。业内人士指出,华为斩获两个大单的过程中,专利效应或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技术优势和专利的利刃无论在怎样的商业环境下都不会失效。
华为斩获国内外新单凸显技术优势
印度电信运营商巴蒂电信日前决定,将印度核心城市首都新德里和孟买的两大TD-LTE网络分别交由华为、诺西建设,网络规模预计超过8000个基站。据知情人士透露,预计明年内完成交付。
据了解,巴蒂电信是全球用户数排名第四、印度排名第一的运营商,在印度、南亚和非洲等20个国家运营,其网络已经为超过1.8亿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巴蒂电信最初计划的4个TD-LTE部署区域,分别交由爱立信、诺西、华为和中兴4个厂家进行交付,而最终结果出来之后,却是华为、诺西抢得大单,这个结果似乎让人有些意外。在印度欲掀起对华为中兴进行安全审查的大背景之下,巴蒂对于华为的肯定,并将大单交付于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对中国电信设备商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鼓舞。而对于身处寒冬的电信设备产业来说,印度这个新兴市场开始爆发出LTE建网的潜力无疑为整个产业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LTE建网热情高涨,但是在市场上也仅有中移动有所动作。而云计算方面,中国电信已经为设备商准备了“新年礼物”。中国电信2012年云计算相关产品集中采购项目出炉,华为成为唯一中标国内云平台厂商。此外,2012年中国电信集团WLAN集采第一阵营供应商名单出炉,华为因其领先的设备性能、先进的CDMA与WiFi深度融合方案成功入围,将在未来几年全力协助中国电信在全国各省市部署运营商级WLAN网络。
无论是获得在印度市场的LTE大单还是中标国内中国电信的设备采购都凸显了华为的技术实力和专利积累。
华为专利效应成重要推动力
从印度对华为在该地区的业务展开调查,到一步步得到肯定,并最终获得印度最大电信运营商的信任赢得大单,在这个过程中,华为的专利效应起到重要作用。
据了解,目前华为、中兴两家企业的专利有90%以上为发明专利,涵盖有线无线通讯技术基本专利、关键技术核心专利,全面覆盖3G、4G核心技术,已成为全球通信产业主要专利持有者。
在过去,因为专利上软肋,不仅仅是华为,众多中国电信设备商都在海外吃了大亏。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早前基础薄弱,华为的专利确是其软肋。不仅是思科,诺基亚、阿尔卡特、西门子都曾经利用专利,对华为进行过轮番攻击。
为了应对,华为曾组织庞大的知识产权分析队伍,在上海封闭了几个星期,分析对方的专利,找出应对的措施。任正非认为,占不了山头,占山腰,占不了山腰,就围山脚。因此,近年来,华为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研究。LTE标准专利能够综合体现出各家公司的产业地位、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整体实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专利申请数据,截至目前,华为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92万件,申请国际专利1.13万件,申请外国专利1.25万件,获得专利授权2.65万件,排名世界前列。
专利未转化为利润成弊端
近5年来,世界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利数量激增,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速显著加快,是同期传统产业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增速的3至4倍。
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升至世界第四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专利数量全面超过国外在华数量。这也表明,中国长期坚持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国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电信设备产生需要考量专利到底能带来多少“利”。一个核心专利的价值可能远远高于十个外围专利的含金量,这在光通信、移动通信等当前热点的技术领域已得到充分验证。日前,美国科技杂志《IEEE Spectrum》网络版周三发布了2012年全球企业专利实力排行榜。该排行榜主要基于专利质量和数量。在通信和互联网设备领域,高通高居榜首,思科居第二,诺基亚第三。中国华为排第十七位。虽然总量上中国企业名列前茅,但是在顶尖的专利申请上,国内科技企业和国外巨头还有很大差距。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说,专利是国际市场的入门券,没有它,高科技产品就难以卖到国际市场。专利投入是一项战略性投入,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积累的过程。但并非拥有专利的数量越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数量和质量不一定成正比。而是要让这些专利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正好是大家所需要的专利,这样才能使专利转化为利润。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企业不能盲目地增加专利数量,更不能自娱自乐,追风排行榜,必须重视专利的价值和质量。否则,申请大量价值低或无价值的专利亦是徒劳,巨额的专利维持费便是企业最大的拖累。国内企业专利竞争必须要走轻数量重质量之路,要把量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利润才是长远之道。
来源:通信信息报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