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2012,环球财经信息,除了员工折旧严重,华为的一切都令今天的中国感到着迷,令今天的世界感到惊奇。智能手机的兴起又为华为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但这一切却绝非唾手可得。
间接证明企业强大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它开始让用户感到惊喜连连,又比如它开始令对手感到如芒在背。而所有这两点,今天的华为在它曾经并不擅长的移动领域又都做到了。
就在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正在调查华为的业务扩张会否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时,华为就在刚刚闭幕的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震撼了全世界。在这届展会上,华为用3500块其最新研发的Ascend D quad手机搭建出了一个可以俯瞰几乎整个会场的“天马”形象。
在全球所有试图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的企业中,华为是惟一不依赖ARM(LSE: ARM)、NVIDIA(NASDAQ:NVDA)和高通(NASDAQ:QCOM)等世界知名公司,而坚持开发并使用自己4核处理器的业者。这个被命名为K3V2的处理器由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Hisilicon)设计开发,海思还同时推出了支持LTE-FDD、TD-LTE、3GPPRelease9的多模基带芯片。
海思成立于2004年10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2011年,海思的营业收入达到8.5亿美元,其大部分产品都直接供应给了华为。今年,这一数字将有望攀升到10亿美元。
海思的脱颖而出显示出中国电信界一个有趣的现实:尽管中国企业在电子制程方面尚显落后,但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设计上却已步入前沿。现在,中国拥有总计500家IC设计企业。考虑到每颗芯片1.5到2亿美元的研发成本,这一数字实在不容小觑。
持续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华为的研发传统。华为现有14万名员工中的44%,即6.2万人都在从事研发工作。如此高的科研人员比例,在全球科技企业中都颇为少见。到2011年底,华为累计获得的23522件专利授权中,90%以上是发明型专利,这又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2011年本是科技企业的多事之秋,但华为却在几乎所有业务板块中再度狂飙突进。华为创立至今尚不足25年,却已坐稳《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2011年,华为在该榜单上位列第351位,这比2010年的排名又大幅提升了46位。
在电信行业黄金期渐行渐远的大背景下,移动终端为华为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去年,华为销售出价值60亿美元的6000万部手机。现在,华为智能手机的销售增幅仅次于苹果(NASDAQ:AAPL)和中兴(000063.SZ),位列全球第3。同时,华为还是谷歌(NASDAQ:GOOG)Android系统的第4大制造商,也是全球第6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和全球第8大手机制造商。
华为的智能移动终端战略并非一片坦途,产品的成功源自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与摩托罗拉(NYSE:MMI)相比,苹果在硬件技术上并无任何优势。但在工业设计、运行环境、软件支持以及商业模式上的开创性尝试和风暴式成功,使其最终赢得了与对手的竞争。
这是近在眼前的前车之鉴。华为坦陈Android的可操作性不及iOS,但深度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绝非易事;华为深知设计的价值,但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却绝非旦夕之功;华为同样意识到品牌的独特魅力,但重新定义一个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品牌,其难度可想而知。
比这些都重要的是,华为必须适应与电信设备领域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
在电信设备领域,华为的崛起几乎恶化了所有先行者的市场环境:它导致北电退出,令摩托罗拉萎靡,并使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当长期以来的行业领头羊爱立信公布了令人失望的上一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之后,华为在该领域的登顶居然已经简化为一个时间问题,而这个时间仅仅取决于华为选择何时公布其同期财报。
为的成功是“狼性”文化的胜利:“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同庆”。但成功并不代表完美:随着时代的变迁,华为勇敢选择并一直坚持的合作伙伴策略甚至已经变得颇值得商榷。
摩托罗拉曾OEM华为的设备,如今华为声名日盛,摩托罗拉却没落如斯。诺西曾与华为在TD项目上进行合作,但现在诺西在TD市场的份额已不足5%,而华为的市场份额却超过了30%;3Com曾与华为合作创立公司华三,但3Com如今已不复存在。华为不断寻求合作伙伴以壮大自己,但却导致其合作伙伴无一例外地衰弱和消亡。
这一系列“巧合”为华为赢得了“黑寡妇”的恶名。“黑寡妇”是一种产于南非的著名毒蜘蛛,其雌性会在交配后立即咬死配偶,因此被民间称为“黑寡妇”。
在硬件为王的时代,这是企业以命相争的必然结果。但当前路生变,这一曾为华为带来无尽辉煌的企业精神却成了华为必须直面的“基因缺陷”。智能手机以软件和互联网取胜,硬件的作用仅在于提供物理层面的支撑。如果说硬件文化的根本是殊死搏斗直至最终取胜,那么软件文化则更加强调与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的沟通共赢以扩大产品的覆盖范围。
对于华为,这是一次勇敢的挑战,其成功与否也许将关乎华为能否从行业奇兵变成基业长青的典范。而对于所有的中国企业,这样的尝试则是一个难得的先例。从这个意义上讲,其成败与否都将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