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012,环球网报道,3月28日,中兴发布年报,“耀斑”与“黑子”并存:实现营业收入862.54亿元,同比增长23.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0亿元,同比下降36.62%。
中兴在年报新闻稿标题放大了“耀斑”的光芒,称“增速23%居行业第一”。但通读年报,我们也看到,在“耀斑”光鲜的背后 ,难掩“黑子”的阴影。
中兴年报凸显中兴存在三大“黑子”阴影:主营业务亏损,现金流为负,严重依赖政府补贴和退税。读完中兴年报,给人感觉,这三大“黑子”足以让其“增速第一”的“耀斑”黯然无光。
主营业务陷入亏损困境
中兴年报显示,2011年中兴净利润为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营业利润4.3亿元,同比下降83%。
这个营业利润,对一心一意要跻身国际一流企业行列的中兴来说,有些寒碜。
如果认真研读过中兴年报,我们不得不为中兴捏一把汗:中兴对国民技术的持股比例从最高的20%,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降为仅有1%,所持5440万股基本出清,这种减持为中兴套现13亿元,获得8.7亿元收益。除去中兴卖掉国民技术的投资收益,2011年中兴实际营业利润为4.4亿元,也就是说2011年中兴主营业务出现了经常性损益。
产经观察家彭雄江认为:中兴出现这种局面,是价格战的必然结果。中兴惯用价格战,而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中兴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使中兴的营业利润严重受损,使其卖得越多,亏损越大的怪圈。
现金流为负
中兴在经营上出现危险信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2005年以来,中兴净利润一直在4%的警戒线左右徘徊。众所周知,中兴的海外市场做得不错。根据我国政策,中兴每年从政府那儿获得大量补贴和退税。
行业人士认为,中兴的利润,其实就是依赖于政府的补贴和退税。2010年中兴实现6.4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其中高达57%来自政府补贴退税和投资收益;2011年这种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对政府补贴退税和投资收益占税前利润的比例高达130%。
这使得中兴负债率居高不下,2010年达70.3%,2011年继续上升到75%,接近警戒线。据悉,中兴的现金流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输血来实现,由于常年高昂的负债率无法在中国的银行获得足够资金,2011年只好转向海外银团融资。自1997年上市以来,中兴除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几个国家盈利外,海外绝大多数市场都不赚钱,中兴低价拓展海外市场的目的一是在股市圈钱,二为从股市圈钱修饰报表。
全球产业环境不景气考验中兴模式
表面看起来,中兴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可圈可点。实际上这种低价扩张导致中兴面临空前考验。
2011年全球运营商业务增速显著下降,扣除通胀后仅为2.0%,低于GDP增幅。这种产业环境使下游设备商处在微利运营状况。但中兴仍然奉行高毛利时代的业务模式,即通过低价拿下网络,然后通过后续网络扩容获取利润。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中兴到了思考转变商业模式的时候了。一味的低价,确实可以把业绩做得很漂亮,但与此同时,由于利润降低,影响企业运营的危险因素也越积越多。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