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2012,C114中国通信网,3月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1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中兴通讯凭借2826件PCT国际专利一举超越日本松下(2463件),跃居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位。
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表示:“成为世界‘第一’并不是终点,通过知识产权的积累确保公司正常开展市场活动,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并最终让全世界人民享有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活,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终极价值。”
高端市场突破:专利第一的意义
中兴董事长侯为贵曾表示,中兴未来的主要增长点在海外市场,现在中兴通讯海外收入占比为55%,但未来海外市场收入比重可能会达到70%。
从2002年全方位推进国际化战略,到2006年提出MTO(跨国运营商)战略,中兴的走出去战略正在进入高端突破期,而开拓欧美市场成为重中之重。对于中兴来说,这是从称霸一方到全球制霸的关键一步,也只有这样,中兴才能实现未来3年到5年冲刺全球通信设备三强的目标。
但是,高端电信市场自有其一套规则。史立荣表示:“西方越是高端的客户,考虑就越周到,包括研发、质量保障、风险防范能力等,都摸透了才会选择与你合作。但它一旦认同你,就会愿意与你未来长期合作与发展。”
而专利是其中重要一环。只有持有专利,客户在合作开展业务时才不用担心因为使用了其技术而遭遇不必要的侵权官司。
“既然要进入高端市场,这些市场最关注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都是我们要解决掉的,而知识产权恰恰是成熟市场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我们比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欧美专利的布局。”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总监王海波说。
王海波表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储备,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一定会遭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全球第一的成绩的取得正是这样发展的一个表现,这些数据的背后蕴藏着大量的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恰恰是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的要素之一。”
2011年上半年,中兴与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等欧美重要运营商在主设备方面实现了新的重要合作。中兴通讯一位长期在海外从事销售工作的员工表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国外一流运营商为了避免风险对技术专利的重视程度,这些高质量的专利,让我们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能够挺直了腰板将实实在在的技术拿出手,从而获得了运营商的信任。”
哪里有专利纠纷,哪里就有新旧势力更迭
2011年,中兴通讯在海外遭遇数起专利诉讼,而在专利之争背后,是通信设备“新旧势力”的暗中较量。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坦言,现在的确处于专利诉讼的频繁时期,而这是因为中兴已经威胁到很多国际巨头的市场,他们当然会用专利武器来对付你。
电信行业要求互联互通,而这必须基于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共同完成通信的目标。王海波表示,标准化将私有的专利变成了公用的必要专利、基础专利,根本无法绕开。同时,电信设备技术高度密集,专利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武断一点说,就是在通讯领域,你的产品里必然要用到他人的专利,谁都不能够独善其身”。
于是,大批量的交叉授权成为了这个行业较量实力、稳定格局的重要方式。而一旦有新势力崛起,则必然会产生专利纠纷甚至官司。
事实上,另外一家崛起的中国通信设备商华为2002年就曾经被思科举起专利大棒,不久前也遭遇摩托罗拉的专利诉讼。终端市场的表现则更为明显:2009年诺基亚起诉苹果侵犯其专利,彼时诺基亚是手机行业的霸主,而苹果是一个强劲的后起之秀;2010年之后,“安卓系”的崛起,让苹果从被诉方坐到了起诉方的位置。
今年的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也可以看到这种新旧势力更迭的影子。在众多通信企业中,华为位列第三(1831件),爱立信(1116件)、诺西(332件)、阿朗(287件)分别排名第10、40、50位。而中兴通讯自2006年首度进入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排名全球100强后,迅速从52位、38位、23位,一路拉升至2010年的全球第2位和今年的第1位。
史立荣表示,中兴申请的国际专利近万项,全面覆盖3G、4G核心技术,这也成为中兴打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以及国际谈判中专利交叉许可的筹码。
从申请到兑现:改写全球通信设备格局契机
王海波表示,从申请专利,运用到产品,开始实验到投放市场,产品生命周期会很长,所以知识产权工作要能预见未来,要提前五六年甚至十来年布局。而反过来说,一个企业如果能在知识产权上进行足够的积累,这也意味着其有机会在在未来数年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事实上,中兴通讯已在很多新兴关键技术方面超越西方厂商,在全球竞争中,中兴通讯已具备明显技术优势。
以中兴推出的SDR(软基站)技术为例,针对多模基站建设投资大、运营维护困难的业界普遍问题,中兴通讯从2006年开展“新一代无线技术平台及应用”项目研发,期间,获授权专利1015项,其中86项专利已纳入国际国内标准。2008年,全球首个可支持各种通信制式的SDR基站平台面世,2009年,香港CSL选择SDR技术部署HSPA+网络,目前,这已成为中兴在无线领域的主打产品。
一般来说,通信业大的技术浪潮从萌芽到大规模商用都需要至少6-7年的准备时间。比如,3G从1998年标准定型到2004年才开始在全球广泛部署,LTE标准2004年提出,2011年才规模商用。因此,中兴通讯连续两年在全球PCT专利申请上进入全球三甲,足以保障其未来数年在电信设备市场的地位。
截至2011年上半年,中兴已在全球获得了30个LTE商用合同,并与超过100家运营商合作部署,已经部署了6个商用网络,中兴的LTE产品已规模进入欧美日高端市场。
而在这背后,“在LTE方面,去年我们已经投入超过4000人进行研发,申请相关专利2900多件,在新一轮的通信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有了更多话语权。”史立荣表示,“首先, 中兴已向ETSI声明拥有LTE标准必须使用的基本专利数占比达到7%,表明中兴已迈入4G标准‘第一阵营’。其次,TDD领域中兴通讯是技术领头羊,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 ”
如侯为贵所说,“巨额的研发投入,是中兴通讯超越国际通信巨头的基础。”而专利数量则是中兴研发投入的一次大阅兵。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