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011,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全球通信设备龙头爱立信与“老二”华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两者业务方向却渐行渐远。
昨天,爱立信宣布,将在中国增设一家全球网络运营中心,增强其电信管理服务交付的范围和能力。此前,它已在全球布局三家网络中心,分别位于罗马尼亚、印度和墨西哥。
这意味着爱立信将进一步加大其在电信服务领域的投入。据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翰思介绍,爱立信的电信服务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已经达到40%以上。
由于中国市场对电信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等因素,爱立信在中国电信市场的电信服务业务只能算刚刚启动。再加上,爱立信在中国3G市场备受考验,爱立信在中国建立网络运营中心并服务全球,是爱立信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比之下,华为已经看到电信设备市场的天花板,并开始更多涉足企业业务市场。“我们不认为爱立信在中国有强大的本土对手,会对设立网络运营中心带来困扰。”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表示,“实际上,爱立信有自己的战略,对手有对手的战略,我们各行其道。”
爱立信与华为不同?
作为爱立信的任何一任总裁及CEO,华为都是其在面对媒体时绕不过的话题。昨天是卫翰思自2010年接任爱立信总裁一职之后首次面对中国媒体,华为问题更是被屡次提及。
根据爱立信和华为的上半年财报,爱立信2011年上半年实现1077亿瑞典克朗,约合1082.7亿人民币,增长16%,华为上半年实现收入983亿人民币,增长11%。华为与爱立信之间的差距已经非常小。
“我们非常尊重中国的竞争对手。” 卫翰思说。但他认为,直接以这种方式比较爱立信和华为并不合理,因为“爱立信和华为的业务领域不同”。
首先,爱立信的手机业务和半导体业务并没有放到财报中,也就是说,索尼爱立信和ST-Ericsson这两家爱立信的合资公司并没有合并报表。
而华为的收入中包括了无线业务、终端业务以及其他。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强劲增长的终端业务已经成为支撑华为收入规模的重要力量。
“我们比较接近的部分主要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卫翰思说,特别是无线网络领域,“过去的3~4年,爱立信一直保持稳定而领先的市场份额,并且在逐年增长,最新的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爱立信在无线领域的市场份额为39%。”
卫翰思介绍说,目前爱立信涉足电信市场的六大领域中只有在基础设施领域与华为有激烈竞争。
记者了解到,卫翰思所指的六大领域分别是:移动互联网、宽带网络、电信服务、多媒体以及以合资公司形式存在的电信平台(ST-Ericsson)和终端公司(索尼爱立信)。
仍然看好运营商市场
“未来十年,谁将留下,这很难说,爱立信自己也经历了巨大转变。”卫翰思说。
在目前的电信市场,活得滋润的设备商没几个。诺西与阿尔卡特朗讯曾风光无限,目前却都在艰难挣扎,获得显著增长的除了中国设备商华为之外,就只有处于领先地位的爱立信在保持稳定增长。
但是与华为已经“看淡”运营商市场不同,爱立信仍然高度看好该市场。“为什么这个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就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无线网络和移动宽带市场的重要性。”特别是卫翰思仍然坚持2020年全球将实现500亿次连接的判断,这更加巩固了其战略方向。
“爱立信要做的,就是保住第一的位置,而我的任务就是制定公司战略并更好地执行战略。”他说。
客观来说,爱立信在中国市场正面临挑战。中国市场与北美市场分别是爱立信的第一或者第二大市场,在爱立信收购了北电资产之后,北美市场稳固地占据第一大市场的地位,而中国市场退居其次。
不过,虽然爱立信在2G时代遥遥领先,但在3G时代并不那么乐观。爱立信的优势在WCDMA,但中国联通的WCDMA采购更多引入了本土厂商,而且由于联通是三大运营商中资本开支最少的一家,这直接影响了爱立信等厂商的收入。
中国移动的TD-SCDMA,爱立信一直都没有什么优势,主要与本土厂商大唐合作;而中国电信的CDMA,爱立信完全没有涉足。
根据爱立信的第二季度财报,中国及东北亚区销售额同比增长96%,增长来自日本、中国和韩国,但中国的增长仍然主要来自GSM,而不是3G。“爱立信在中国的份额一直是稳固的。”马志鸿并不认同中国市场低迷的说法。
对爱立信而言,即将到来的LTE将成为爱立信支撑其快速增长的重要机会。“爱立信能够有排名第一的专利组合,大约27000项授权专利。”卫翰思说。特别是在LTE领域拥有25%的核心专利,在TD-LTE领域也差不多这个比例。
面对未来,昨天宣布建立的全球网络运营中心对于爱立信拓展中国以及全球的电信服务市场至关重要。
马志鸿说:“我必须澄清的是,中国已经成为爱立信的第二大研发基地,将该中心以及制造厂建在中国,并不是因为成本更低,中国的工程师成本并不低,成本比中国更低的国家还有很多,我们主要看重的是中国的整体资源和服务能力。”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