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025,光纤在线讯 2025年2月8日,中国电信采购网发布《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0G-PON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成交候选人公示》,依然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标。
从前期采购公告上能很清楚的看出来,这也是一个50G PON的试点项目。早在去年10月,中国电信发布了首个50G PON招标,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万兆示范小区50G-PON试点工程项目,集采19套50G PON设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标。
万兆光网是下一代光网络的升级演进方向,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0G-PON超宽光接入是万兆光网向用户提供万兆接入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是有线宽带接入下一阶段的部署趋势。
图片来源:华为
上海电信和江苏电信率先进行50G PON试点工作,为宽带网络升级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不过,要实现从试点到规模部署的跨越,50G PON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层面 光模块技术瓶颈:50G PON光模块的研发和生产工艺要求极高。目前,市面上成熟的50G PON光模块产品数量有限,且成本居高不下。其复杂的制造流程和对精密材料的依赖,使得光模块良品率难以提升,这不仅限制了50G PON设备的大规模生产,也导致网络建设成本大幅增加,成为规模部署的一大阻碍。信号传输损耗:随着传输速率提升至50G,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衰减和色散问题更为突出。这需要更先进的信号调制、编码和放大技术来保障信号质量,否则会影响传输距离和稳定性,限制了50G PON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应用场景。
成本层面 设备采购成本:除光模块外,50G PON的OLT(光线路终端)和ONU(光网络单元)设备整体价格昂贵。对于运营商来说,采购大量设备的资金投入巨大,会对企业资金流造成较大压力,影响部署积极性。运维成本:50G PON网络的复杂性使得运维难度增加。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的运维工具,人力和物力成本相应上升。而且,在故障排查和修复过程中,由于技术新,解决问题的时间可能更长,导致运维成本进一步提高。
市场需求层面 家庭用户需求匹配度:当前,家庭用户对网络带宽的实际需求大多在1000M以下,50G PON提供的超高速带宽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存在性能过剩的情况。家庭用户在面对50G PON套餐可能更高的资费时,接受度不高,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行业应用拓展难度:虽然50G PON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行业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各行业需求差异大,定制化网络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而且,行业客户对新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50G PON在进入这些行业市场时,有一个时间进程。
标准与规范层面 目前,50G PON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标准仍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不同设备厂商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导致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联互通性存在问题。
根据Deepseek深度思考的回复,2025年50G PON将进入初步商用阶段,主要面向企业、工业等高需求场景,家庭场景的规模部属会稍晚。其成功落地依赖于标准细化、产业链成熟度的提升及运营商现网升级节奏。如果技术验证和成本控制顺利,2025年有望成为50G PON商用的关键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