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2024,光纤在线讯,近日,全球领先的光电晶体薄膜材料研发企业济南晶正电子完成数亿元融资,本轮融资老股东源创多盈继续领投,大湾区基金联合领投,毅达资本等机构跟投。随着其筹备IPO的消息传出,市场对其上市背后的秘密充满了好奇。本篇文章带您深入解读晶正背后的两兄弟胡文与胡卉的创业历程、公司吸引投资的经历,以及晶正为何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走向上市之路。
一、学霸兄弟
山东潍坊的一个教师家庭中,出了两个学霸:
哥哥胡文是山东大学保送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石化山东分公司,由于想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前往曼谷亚洲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后来到加拿大,在IBM旗下公司从事研发工作。海外工作期间,胡文还兼任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济南海外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主任,曾积极帮助过一批华侨归国创业。
弟弟胡卉则在清华大学读到了博士后并去德国深造。在德国期间,他爱上了新材料研究,解决了很多让外国人头疼的科研难题,是新材料方向领先的华人技术大牛。
虽然工作后天各一方,但两兄弟的联系并未减少,二人经常互相分享各自的科研经验。转眼时间来到了2009年,此时,济南市政府发起了一个“5150引才计划”。
所谓的“5150引才计划”就是: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面向海内外引进150名能够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了体现出诚意与决心,济南市政府为此还设立一个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规模1亿元。
远居海外的胡文觉得,这是一个回归家乡,有所作为的好时机。于是,在完备的考察后,2010年他回到济南市,创立了晶正电子。得知哥哥回国,身在德国的胡卉也决定回国与哥哥团聚,共同攻坚科研创业路。
胡卉向胡文阐述了对中国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展望,结合他在德国新材料方向学习期间的优势,他们决定专注于铌酸锂单晶薄膜的研发。
铌酸锂单晶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是集成光学、光电子元器件等领域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基片材料之一,有着“光学硅”的美誉。很久之前,国外就有人想把铌酸锂做成薄膜进行量产,却因技术难度过高而无法实现。
首先,量产难;其次,薄膜工艺要求高,如果薄膜过厚对强电光交互会产生一定影响,且会损耗电光调制器;第三,资本不关注。这导致铌酸锂在产业化推进上,十分乏力。这样的“天崩开局”没有阻挡两兄弟的信心与动力,起步阶段,胡文和胡卉带着技术团队做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胡文曾回忆道:“一周一般就休息半天,最多休息一天。”
胡文把铌酸锂单晶薄膜材料比作“面粉”,把自己比作“做面粉的人”。“面粉磨得越精细,就可以用它做出更多、更好的精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晶正团队终于利用离子注入及直接键合等技术,率先研发出纳米厚度铌酸锂单晶薄膜产品,填补行业空白,从厚度为0.5毫米的铌酸锂材料上剥离出厚度仅有数百纳米的单晶薄膜,相当于将原来的0.5毫米的铌酸锂单晶平行切了1000片。
不仅如此,晶正电子还攻克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的难题,成为全世界唯一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公司——2016年晶正电子在章锦综保区建立了约40亩的生产工厂,开始进行产业化准备。
二、资本青睐:晶正融资历程
晶正的成长之路上,资本的助力不可忽视。最近晶正完成数亿元融资,即将IPO,华为的关联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也成为股东之一,而这家公司对晶正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时间回到2019年,美国“断供”刺激了中国铌酸锂产业的爆发,资本逐渐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走出来,涌入到攻坚“卡脖子”技术的硬科技赛道,加之新能源、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崛起,使上游铌酸锂价格纷纷暴涨,从冷门熬到热门。晶正电子很快成了热门风口中的受益者,迎来了“老大哥”华为的青睐。
此外,晶正与源创多盈建立了深度合作,源创多盈在光电子器件供应商和铌酸锂薄膜光芯片及器件供应商领域进行了投资,并在上游控股了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从材料到芯片器件的产业布局。
三、上市底气: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行业发展
晶正电子之所以能够上市,还在于其产品解决了我国在5G通信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铌酸锂薄膜是5G通信中射频滤波器的关键材料,晶正电子的技术突破,使得我国在这一关键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人。
结语:
晶正的成功是胡氏兄弟创业精神、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支持的共同结果。它的成功,不仅代表了中国在新材料领域的突破,也为其他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发展的范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公司将继续在光通信领域发挥其领导作用,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