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智能超表面最新成果被顶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录用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25-02-18 09:53:11  文章来源:本站消息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导读:智能超表面技术,凭借其海量的低成本和低功耗被动反射单元,能够灵活调节入射信号的振幅与相位,实现对无线信道电磁环境的智能重构,为无线通信系统带来可观的性能提升。

2/18/2025,光纤在线讯,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袁弋非博士等撰写的论文“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 System Level Simulations for Industry Standards”被通信界国际知名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录用(影响因子8.3)。

       袁弋非博士及团队深耕智能超表面(RIS)技术在6G无线通信中的广阔应用前景,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几年的努力探索,成功完整地提出了一套适合3GPP标准研究的智能超表面信道模型及仿真方法。该方法不仅高度契合3GPP的基本信道模型和仿真方法技术规范和要求,而且在确保模型和仿真准确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了评估工作的复杂度和实际可操作性,为智能超表面技术在6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标准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超表面技术,凭借其海量的低成本和低功耗被动反射单元,能够灵活调节入射信号的振幅与相位,实现对无线信道电磁环境的智能重构,为无线通信系统带来可观的性能提升。团队通过系统级仿真分析,深入剖析了多智能超表面与多基站复杂场景下的系统性能表现,全面考量了近场效应、大尺度衰落等关键因素,并对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干噪比(SINR)等核心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详尽评估。通过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得到有益观察和结论:在较大的扇区部署较少的RIS面板比在较小的扇区部署较多的RIS面板更为可取,随着每个扇区RIS面板的数量的增加,可以获得7dB的平均SINR增益;RIS面板的性能可以容忍大约10%的超表面单元故障率,因此,可以适当放宽对RIS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而降低多次迭代投板带来的成本增加。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作为IEEE通信学会旗下的旗舰期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始终聚焦于电气/电子通信领域的最前沿研究,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学术影响力,在通信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最新影响因子高达8.3,在中科院期刊分区中稳居二区,是通信领域研究人员竞相投稿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

      
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相关产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