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杜加懂:RedCap性价比优势将逐渐凸显 助推5G应用规模化发展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24-05-22 09:37:23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5G RedCap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通信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应邀作了题为《5G RedCap驱动应用规模化发展》的主题报告。

5/22/2024,光纤在线讯,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5G RedCap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通信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应邀作了题为《5G RedCap驱动应用规模化发展》的主题报告。杜加懂表示,商用5周年以来,我国5G行业应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全国地级城市的全覆盖,5G应用已经融入到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规模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应用赋能向核心控制环节加速拓展。

   杜加懂指出,当前我国5G行业应用已进入到了解决方案级的规模化复制阶段,“终端成本是限制规模化的重要因素,推动5G芯片简化以降低成本成为迫切需求。”从产业的驱动力来看,杜加懂认为,5G应用最重要的是物联网和基于视频的应用,如5G+机器视觉及安防监控等,这些几乎构建了5G应用市场的底座。

   而随着行业数据化对数据采集需求的增加,对终端成本的敏感度也随之提升。研究发现,多数行业应用并不需要5G NR的极高带宽或极低延迟,5G RedCap通过适度裁剪带宽和天线配置,几乎能够满足70%至90%的应用市场性能需求。由于其硬件的简化,5G RedCap成本降低了约60%,促使终端成本大幅下降,从而进一步驱动5G应用的规模化部署。

   杜加懂认为,未来一年至两年,5G RedCap将在重点城市包括重点场景中准备就绪。

   在政策层面,工信部在去年印发《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5G RedCap产业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应用规模上量,安全能力同步增强。在上个月,《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并从七大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并给出明确目标。

   比如在标准层面,5G RedCap的标准化工作(R17阶段)已完成,已有多款商用芯片可供批量供应。在R18阶段将带宽缩减至5兆,以进一步降低硬件成本,更适应物联网市场。

   在网络层面,三大运营商正稳步推动5G RedCap网络建设,部分省市已实现连续覆盖,预期未来多数重点城市将实现连续覆盖。电联在17个省份开通了5G RedCap;其中,广东、浙江、陕西等地实现了大规模开通,陕西实现了全省1万以上RedCap基站功能的开通。中国移动去年已实现了52个城市RedCap的开通,今年也会持续推动在更多城市开通,预计到今年年底开通城市将达到300个。

   作为网络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价值锚点,终端/模组的成本和丰富度是决定RedCap产业成败的关键。杜加懂指出,现在各行各业对数据采集的诉求很强劲,但是确实改造成本较高。但杜加懂非常看好RedCap的应用前景。他预测,参考NB-IoT模组当年的价格下降曲线,今年5G RedCap的模组会下降到150块钱左右,如果再激进一点,可能是百元左右,明年甚至能够进入百元大关以内。若RedCap模组能降至200至100元,将极大促进包括摄像头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的基于视频应用的高速发展。成本若能进一步降至百元以内,将对原有物联网市场形成有效渗透和替代。“如果真的能够达到30元,可能现有的Cat.1市场会被5G RedCap完美替代。”

   从应用场景来看,RedCap第一波市场是视频类和通用网关类,如果价格继续下降,就会催生以融合性的物联网产品为代表的第二波浪潮。场除面向消费者的可穿戴设备外,行业终端是其目标市场。数据显示,面向行业的5G终端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增长率超过30%,其款数几乎与手机“平分天下”。“国内预测电力配网终端大概在三千万,大概四五年更换一次,每年的更换量是四到五百万,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实现行业终端的渗透,就会更好的使行业终端发展起来。“杜加懂指出。

   但是,5G和行业终端的融合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并不是芯片ready了,行业终端就ready了。”具体而言,行业终端市场具有三大特征:首先,市场高度碎片化,以往手机市场中常见的千万级出货量在此难以达到。其次,行业终端需求高度定制化,与现有市场的融合实施需克服重重难关,包括高昂的研发与适配成本等,这就需要一些“公共平台”,运用共享经济模式来减轻各厂商的成本负担。第三,要减少5G RedCap包括行业终端的宣传和推广成本。“现在有点像当年山寨机一样,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格局。我们希望为行业客户提供价格适中并且高质量的5G行业终端,使我们的生态能够良性发展起来。”

   基于这样考虑,中国信通院联合产业链伙伴推出5G Inside平台,打造5G Inside联合实验室,对外提供公共服务,推出5G RedCap模组/终端名录,实现质量有所保障,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RedCap给行业带来了曙光,但是真正要走向康庄大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产业链共同努力。”杜加懂最后表示。

来源:C114
关键字: 中国信通院 RedCap 5G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