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武汉钧恒:光模块厂商的光模块提供者
发布时间:2021-10-20 13:05:06 热度:7806
10/20/2021,光纤在线讯,在我的概念里,钧恒科技一直是个比较低调的企业,做实事,搞研发,创新绩,很少在圈子宣传。前几年COB封装工艺在行业里一直比较火热,而钧恒是COB工艺重要的开创者和推动者。今天我们有幸拜访了坐落在武汉东湖高新保税区的钧恒科技,听钧恒副总经理刘鹏先生和研发部邓工给我们讲钧恒的发展之道。
光线在线编辑(左边)、钧恒科技刘总(中间)、光线在线创始人刘铮博士(右边)
钧恒是一家给光模块厂商做光模块的公司
刘总是钧恒的创业元老,在光通信行业有近20年工作经历。2012年,他和彭总等一起创建了钧恒科技。早几年主要开发一些定制化的并行模块。也正是开发并行模块的经验,让他们在后来兴起的COB工艺中占据先机。刘总说,钧恒差不多是行业里最早做COB工艺的公司之一。
发展到今天,钧恒科技已经有近3亿人民币的销售规模,员工人数200多人,分布在光谷以及合肥等地。前不久从永力工业园搬迁到位于保税区的新厂房,包括一家协议供应商在内,钧恒占据了近6层厂房,近1万五千多平方米,未来他们还将在合肥扩建研发生产基地。
在行业里,钧恒科技以提供定制化模块和白牌产品著名。我们理解,可以说钧恒是一家给光模块厂提供光模块产品和技术的公司。钧恒的产品线,不仅可以提供光模块,还包括光引擎,甚至部分后端产线。总之,任何一家公司想做光模块,都可以从钧恒找到解决方案。
不断延展的产品线
在钧恒公司的展厅里,我们看到钧恒不仅可以提供各类光引擎,AOC有源光缆,10G到400G各种光模块,甚至还包括了光端机,光电气体传感器等产品。
刘总和邓工介绍说,钧恒在多模产品已深耕许多年,技术积累相当丰富。多模光模块领域,公司产品从10G-400G已全部量产。不仅是多模,钧恒还在积极开发单模技术和产品。目前对于单模10G-100G产品也已量产,400G单模产品会在今年年底出样品。
当前,数据中心是钧恒产品的主要市场。下一步他们还在积极开拓DCI等新市场,新应用。邓工说,他们很快会引入新的研发团队,公司正在发力硅光、800G光模块等领域。
深耕COB工艺 设备自研,效率更高
COB工艺是钧恒的强项所在。在问到钧恒做COB最大的优势与特色时,邓工自豪的说,“我们在COB封装工艺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低成本量产的能力,这应该是钧恒和对手比起来最大的优势。”
2015年,由于市场政策的转变,最初钧恒做并行模块的工艺和经验很多可以借鉴到COB工艺上来。如今,钧恒的COB产线,很多自动化耦合设备都是自己开发的。钧恒可能也拥有行业内最出色一批COB工艺专家,拥有许多COB和COC工艺方面的专利。自研成套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控制了综合成本,更可以提高制造效率。
不断实践,攻克COB单模工艺技术难点
COB工艺发源于多模光模块,主要在于多模模块对激光器的可靠性要求不高,不需要气密封装。但是单模光模块毕竟在中长距离应用上占据主流,钧恒因此也在积极用于单模模块的COB工艺。
邓工告诉我们,现在基本上2公里以内的光模块都可以基于COB工艺来制造。在问及目前单模COB产品的制造难点时,邓工讲到,其最关键的依然是工艺的可靠性和如何保证高速下的性能。可靠性的例子,比如说体现在胶水的用量上。由于非气密性的封装,他们发现点胶的时候控制胶水量对产品最后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单模的COB 工艺可以走到什么程度,刘总讲到,现在单模模块的接收端用COB工艺基本没有问题。发射端的设计和制造,还是需要设计迭代的过程。在初代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做到要求的可靠性,需要一段时间积累,反复设计更新,目前业界也在一个摸索开发的过程。
邓工补充说到,发端的COB,如果要完全做好,还是比较困难。其最关键性问题还是可靠性。高速激光器的封装,对于胶水工艺和芯片可靠性要求很高。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模拟仿真,需要模块厂商具有高频的仿真能力,这对产品设计有较高的要求。至于现在一些生产设备厂家致力于提高贴片精度,邓工也说那不是工艺的最难的地方。最难的地方还是确保可靠性。
未来的目标更高远
在编辑的印象中,钧恒是一家以定制化产品为特色的公司。刘总告诉编辑,定制化是钧恒的一大特色,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光模块产品,钧恒都有能力去满足,不仅可以提供光模块,还可以提供里面的引擎,以及后面的设备,甚至部分制造产线。
问到钧恒未来的发展,刘总介绍说,技术上他们会向800G,向硅光等方向发展。从发展规模上,在紫光今年入股之后,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今年已经在合肥成立紫光钧恒公司,计划有2万平米的产线放在合肥。未来他们要积极扩大销售规模,争取上市,未来几年,钧恒重担在肩,目标远大,钧恒的未来一定会更大更强。
光线在线编辑(左边)、钧恒科技刘总(中间)、光线在线创始人刘铮博士(右边)
钧恒是一家给光模块厂商做光模块的公司
刘总是钧恒的创业元老,在光通信行业有近20年工作经历。2012年,他和彭总等一起创建了钧恒科技。早几年主要开发一些定制化的并行模块。也正是开发并行模块的经验,让他们在后来兴起的COB工艺中占据先机。刘总说,钧恒差不多是行业里最早做COB工艺的公司之一。
发展到今天,钧恒科技已经有近3亿人民币的销售规模,员工人数200多人,分布在光谷以及合肥等地。前不久从永力工业园搬迁到位于保税区的新厂房,包括一家协议供应商在内,钧恒占据了近6层厂房,近1万五千多平方米,未来他们还将在合肥扩建研发生产基地。
在行业里,钧恒科技以提供定制化模块和白牌产品著名。我们理解,可以说钧恒是一家给光模块厂提供光模块产品和技术的公司。钧恒的产品线,不仅可以提供光模块,还包括光引擎,甚至部分后端产线。总之,任何一家公司想做光模块,都可以从钧恒找到解决方案。
不断延展的产品线
在钧恒公司的展厅里,我们看到钧恒不仅可以提供各类光引擎,AOC有源光缆,10G到400G各种光模块,甚至还包括了光端机,光电气体传感器等产品。
刘总和邓工介绍说,钧恒在多模产品已深耕许多年,技术积累相当丰富。多模光模块领域,公司产品从10G-400G已全部量产。不仅是多模,钧恒还在积极开发单模技术和产品。目前对于单模10G-100G产品也已量产,400G单模产品会在今年年底出样品。
当前,数据中心是钧恒产品的主要市场。下一步他们还在积极开拓DCI等新市场,新应用。邓工说,他们很快会引入新的研发团队,公司正在发力硅光、800G光模块等领域。
深耕COB工艺 设备自研,效率更高
COB工艺是钧恒的强项所在。在问到钧恒做COB最大的优势与特色时,邓工自豪的说,“我们在COB封装工艺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低成本量产的能力,这应该是钧恒和对手比起来最大的优势。”
2015年,由于市场政策的转变,最初钧恒做并行模块的工艺和经验很多可以借鉴到COB工艺上来。如今,钧恒的COB产线,很多自动化耦合设备都是自己开发的。钧恒可能也拥有行业内最出色一批COB工艺专家,拥有许多COB和COC工艺方面的专利。自研成套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控制了综合成本,更可以提高制造效率。
不断实践,攻克COB单模工艺技术难点
COB工艺发源于多模光模块,主要在于多模模块对激光器的可靠性要求不高,不需要气密封装。但是单模光模块毕竟在中长距离应用上占据主流,钧恒因此也在积极用于单模模块的COB工艺。
邓工告诉我们,现在基本上2公里以内的光模块都可以基于COB工艺来制造。在问及目前单模COB产品的制造难点时,邓工讲到,其最关键的依然是工艺的可靠性和如何保证高速下的性能。可靠性的例子,比如说体现在胶水的用量上。由于非气密性的封装,他们发现点胶的时候控制胶水量对产品最后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单模的COB 工艺可以走到什么程度,刘总讲到,现在单模模块的接收端用COB工艺基本没有问题。发射端的设计和制造,还是需要设计迭代的过程。在初代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做到要求的可靠性,需要一段时间积累,反复设计更新,目前业界也在一个摸索开发的过程。
邓工补充说到,发端的COB,如果要完全做好,还是比较困难。其最关键性问题还是可靠性。高速激光器的封装,对于胶水工艺和芯片可靠性要求很高。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模拟仿真,需要模块厂商具有高频的仿真能力,这对产品设计有较高的要求。至于现在一些生产设备厂家致力于提高贴片精度,邓工也说那不是工艺的最难的地方。最难的地方还是确保可靠性。
未来的目标更高远
在编辑的印象中,钧恒是一家以定制化产品为特色的公司。刘总告诉编辑,定制化是钧恒的一大特色,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光模块产品,钧恒都有能力去满足,不仅可以提供光模块,还可以提供里面的引擎,以及后面的设备,甚至部分制造产线。
问到钧恒未来的发展,刘总介绍说,技术上他们会向800G,向硅光等方向发展。从发展规模上,在紫光今年入股之后,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今年已经在合肥成立紫光钧恒公司,计划有2万平米的产线放在合肥。未来他们要积极扩大销售规模,争取上市,未来几年,钧恒重担在肩,目标远大,钧恒的未来一定会更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