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光电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深圳谋求芯片产业自主崛起 筑梦中国强芯

发布时间:2020-06-03 10:03:19 热度:1946

6/03/2020,光纤在线讯,广东省近日发布《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出以广州、深圳、珠海等为核心,形成两千亿级芯片设计产业集群,做强广州、深圳特色工艺制造,加快深圳、珠海、东莞等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此举加速了深圳乃至广东省芯片产业崛起的步伐,被认为是广东针对我国科技企业频频被美国列入管制名单的地方应对措施。据了解,包括华为在内,目前,以云天励飞、云从科技等为代表的我国30余家科技类企业都被美国列入了管制名单。特别是继去年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后,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升级对华为的打压管制,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只要一家企业使用了美国晶片制造设备,就必须等美国政府点头同意,才可以向华为及其附属公司提供芯片。



华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国家级品牌代表,其在5G等多个重要领域的技术已经实现全球领先。这是美国打压华为的重要原因。虽然华为海思在今年一季度首次挤进了全球十大半导体供应企业第十名,但华为目前对海外芯片的依赖性依然很高。可以说,芯片就是华为的软肋。芯片断供,将给华为增加巨大的生存压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其说这是一场科技制裁,不如说是一场科技战争。对于美国而言,其此次打压的,并不仅是华为,更是迅速崛起的中国科技。这是一场中国科技发展危机。面对此,中国科技企业要实现自保崛起,国产芯片的崛起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芯片是电子产品和装备的“大脑”和“指挥中心”。就目前而言,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生产工艺落后台积电两代。根据权威半导体第三方调研机构IC Insights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企业前十排名中,除了华为海思首次位列第十名之外,前9名均为外国品牌,其中有6家为美国企业。在此之前,我国芯片企业从未踏足过世界前十。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芯片如5nm芯片、3nm芯片等,目前基本只能依赖进口,而美国恰恰又是全球高技术芯片的霸主国家。

近年来,发展国产芯片,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作为华为、中兴、云天励飞等一批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企业的“诞生地”,近年来,深圳市在芯片产业进行了诸多布局,不仅表现出发展国产芯片的强烈意愿,更是成为了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之一。

中国半导体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集成电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97.94亿元,同比增长21.44%,其中IC设计业销售额为758.7亿元。根据深圳市公布的发展计划,预计到2023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销售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其中设计业销售收入突破1600亿元,制造业及相关环节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

深圳芯片设计业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截至2019年,在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中,深圳占比为29.05%,其中最近5年年度增长率都超过了25%,最近3年年度增长率接近了30%,发展态势迅猛。2019年,深圳从事芯片设计的企业达166家,在全国集成电路设计10强企业中占据3席,从业人数超过23000人。

深圳市政府历来重视芯片产业的发展。2019年,深圳市出台《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以及配套的《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从规划和扶持上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空间保障方面,深圳在留仙洞规划了面积达约10万平方米的IC设计产业园,实现产业聚集发展;实施多区多园战略,在深圳各区建设IC专业园,扩充产业空间。在资金扶持方面,集成电路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分别给予企业核心团队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每上一个台阶奖励一次。对承担并完成核心技术突破任务的单位,给予该项技术研发费用最高50%的资助。在产业发展引导上,4月29日,深圳市成立芯片科技促进会,将联合更多芯片科技企业、吸引更多科技界人士,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掌握新一轮全球新兴科技与产业竞争的战略主动。

目前,深圳正加速补齐芯片制造业和先进封测业产业链缺失环节,聚焦提升芯片设计业能级和技术水平,努力优化产业生态系统。比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关键技术转化和批量应用;完善产业链条,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制造生产线完成布局,装备、材料、先进封测等上下游环节配套完善;强化平台服务,建成集成电路集群促进机构;形成具有根植性、共生性和柔韧性的生态网络等。

据了解,下一步,深圳将陆续出台更为有力的发展扶持措施,推动本土芯片产业加速发展,打造国际知名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为中国强芯筑梦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质量报》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