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量子计算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9-08-22 13:43:47 热度:2650
8/21/2019, 网络世界英文网站报道(点击链接),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的物理学家最近在原子厚度层面精确控制光源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人类距离量子芯片更进一步了。通过在芯片内部引入光通信,因特网将可以更快速更安全。
慕尼黑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指出,与依靠电子传递信息不同,光子可以实现更快的速度,更低功耗,还可以利用量子纠缠。这种技术可以立刻发现监听,而且可以即时自动关闭密钥,从而让黑客无从下手。
基于半导体材料二硫化钼(MoS2)的3个原子厚度的发光层,科学家们用氦离子束进行辐射,从而实现对光源更好的控制。基于这样的技术,可以制作智能手机用的量子传感器或者量子通信芯片。
在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实现了基于量子点的电子自旋转态的激光编码传输,从而解决了以往纠缠态不稳定的问题。这被认为是向量子因特网迈进了一大步。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们还找到了在纳米尺寸的硅材料中束缚光子的办法(自然杂志 7月24日号)。基于这种技术的发光光子管可以实现让光只向一个方向走(类似光隔离器,却不用法拉第器件)。可惜现在还不能实现小型化的器件。
发明这一方法的Mark Lawrence博士指出,人们的愿景是实现全光的计算机,是光子而不是电子驱动所有的信息处理和传输。
IT巨头们包括Alphabate, Intel, 微软等都在积极开发量子计算机,而如Rigetti等一些初创公司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中国当然也没有置身世外。现在的问题是,全光量子通信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科技?
慕尼黑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指出,与依靠电子传递信息不同,光子可以实现更快的速度,更低功耗,还可以利用量子纠缠。这种技术可以立刻发现监听,而且可以即时自动关闭密钥,从而让黑客无从下手。
基于半导体材料二硫化钼(MoS2)的3个原子厚度的发光层,科学家们用氦离子束进行辐射,从而实现对光源更好的控制。基于这样的技术,可以制作智能手机用的量子传感器或者量子通信芯片。
在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实现了基于量子点的电子自旋转态的激光编码传输,从而解决了以往纠缠态不稳定的问题。这被认为是向量子因特网迈进了一大步。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们还找到了在纳米尺寸的硅材料中束缚光子的办法(自然杂志 7月24日号)。基于这种技术的发光光子管可以实现让光只向一个方向走(类似光隔离器,却不用法拉第器件)。可惜现在还不能实现小型化的器件。
发明这一方法的Mark Lawrence博士指出,人们的愿景是实现全光的计算机,是光子而不是电子驱动所有的信息处理和传输。
IT巨头们包括Alphabate, Intel, 微软等都在积极开发量子计算机,而如Rigetti等一些初创公司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中国当然也没有置身世外。现在的问题是,全光量子通信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