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通信巨头重组落定: 下一阶段备战5G商用化
发布时间:2018-07-05 09:03:14 热度:1879
7/5/2018,以成立新公司的方式,武汉邮科院和电科院的重组尘埃落定。“目前,新成立的公司还在走注册等流程中。”7月4日,武汉邮科院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待手续走完后,新公司将挂牌。
此前,烽火通信、光迅科技、大唐电信等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院”)实施联合重组已获国务院批准。但与此前市场设想的武汉邮科院吸收合并电科院的方式不同,重组方案为新设立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集团”),武汉邮科院和电科院无偿划入中国信科集团,总部设立在武汉市。
这意味着中国通信产业诞生了一个“巨无霸”企业,在融合信息通信所需的传输设备、通信设备等技术后,中国信科集团被寄予能改变此前中国通信领域被卡脖子的局面,掌握中国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巨无霸”企业诞生
按照目前对外披露的方案,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研院均将整体成为中国信科集团全资子公司,待工商注册、筹办等事宜完毕后,新的中国信科集团将面市。
武汉邮科院的业务范围覆盖光纤通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与智能化应用四个板块,产品涵盖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和网络,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和控股公司,包括烽火通信、光迅科技、理工光科等。
电科院即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是我国无线移动通信产业排名靠前的企业,拥有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特种通信等三大产业,是TD-SCDMA市场主流供应商,企业也拥有大唐电信、高鸿股份等上市公司。中诚信出具的电科院一份报告中指出,2014年到2016年间,电科院营业收入分别为200.11亿元、220.36亿元和226.38亿元。公司官网数据显示,公司总资产规模近500亿元。
两家巨头企业的整合,让新的中国信科集团面临的任务变为围绕着信息通信主业,推进两企业的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国有资本在我国信息通信制造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整合两方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后,中国信科集团将成为国内第三家“有线+无线”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银国际程燊彦团队指出,邮科院旗下的烽火科技等公司具备光通信研发生产能力,电科院旗下的大唐电信等公司在无线通信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储备,双方的产品线存在较大互补性。
这符合我国推动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国企的初衷。通过包括推动国企重组的方式,让我国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国资委官网数据显示, 2017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其中,98家中央企业中,49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26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20%,利润总额过百亿的中央企业达到41家。
5G带来新机遇
与此前的历史机遇不同,新成立的中国信科集团也迎来全新的历史时期。
日前召开的 2018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公布5G部署规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展示5G核心技术以及创新应用,在市场看来,行业即将全面进入5G商用阶段。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移动计划在 2018年底面向行业客户开放5G产品测试。三大运营商也均表示,将在2020年正式实现5G商用。
5G商业化将加速并推进产业化,中银国际报告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4.3亿个 5G 连接,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高通对外公布的预测则表示,到2035年中国 5G价值链将创造9840亿美元的产出。
华泰证券的一份报告中也显示,根据测算,5G时代国内传输设备市场整体市场规模约为4557亿-5720亿元。
“电科院旗下大唐移动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国无线移动通信产业的主力军。” 程燊彦团队表示,该公司也是推进我国5G产业商用进程的重要力量。今年6月12日,大唐移动在5G三阶段测试中已提前完成基于NSA架构核心网设备技术部分的所有内容,被市场认为可能成为5G时代的主流系统设备商之一。
邮科院旗下的烽火通信业务板块中,光通信设备和光纤光缆业务占比分别高达63%和26%,“5G对于网络带宽提出更高要求,将这两大企业的优势予以融合后,充分结合双方优势,形成协同效应。”上述团队人士也指出,本次重组获批将有望打造央企核心通信设备商。其中,烽火通信作为新集团旗下最大上市公司,将在本次重组中最先受益。新集团总部设在武汉,公司在未来会获得集团层面的资源优势,而5G时代通信基站对于承载网络有大幅的需求提升,烽火通信作为行业龙头,可凭借5G承载方案技术储备在新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同时,随着流量需求不断上升,以及短视频APP等新媒体的繁荣,传输网络扩容压力持续存在,也将为光通信传输建设和配套扩容发展带来机遇。
不过,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则是,新集团设立后的企业间融合的问题。“此前,两大企业均是行业内的领头性企业,在融合方面,需要有一定技巧。”一位关注通信行业人士表示,好在双方均为国企,企业文化类型相同,如果调配好人事问题,预计后续融合难度不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前,烽火通信、光迅科技、大唐电信等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院”)实施联合重组已获国务院批准。但与此前市场设想的武汉邮科院吸收合并电科院的方式不同,重组方案为新设立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集团”),武汉邮科院和电科院无偿划入中国信科集团,总部设立在武汉市。
这意味着中国通信产业诞生了一个“巨无霸”企业,在融合信息通信所需的传输设备、通信设备等技术后,中国信科集团被寄予能改变此前中国通信领域被卡脖子的局面,掌握中国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巨无霸”企业诞生
按照目前对外披露的方案,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研院均将整体成为中国信科集团全资子公司,待工商注册、筹办等事宜完毕后,新的中国信科集团将面市。
武汉邮科院的业务范围覆盖光纤通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与智能化应用四个板块,产品涵盖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和网络,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和控股公司,包括烽火通信、光迅科技、理工光科等。
电科院即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是我国无线移动通信产业排名靠前的企业,拥有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特种通信等三大产业,是TD-SCDMA市场主流供应商,企业也拥有大唐电信、高鸿股份等上市公司。中诚信出具的电科院一份报告中指出,2014年到2016年间,电科院营业收入分别为200.11亿元、220.36亿元和226.38亿元。公司官网数据显示,公司总资产规模近500亿元。
两家巨头企业的整合,让新的中国信科集团面临的任务变为围绕着信息通信主业,推进两企业的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国有资本在我国信息通信制造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整合两方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后,中国信科集团将成为国内第三家“有线+无线”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银国际程燊彦团队指出,邮科院旗下的烽火科技等公司具备光通信研发生产能力,电科院旗下的大唐电信等公司在无线通信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储备,双方的产品线存在较大互补性。
这符合我国推动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国企的初衷。通过包括推动国企重组的方式,让我国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国资委官网数据显示, 2017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其中,98家中央企业中,49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26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20%,利润总额过百亿的中央企业达到41家。
5G带来新机遇
与此前的历史机遇不同,新成立的中国信科集团也迎来全新的历史时期。
日前召开的 2018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公布5G部署规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展示5G核心技术以及创新应用,在市场看来,行业即将全面进入5G商用阶段。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移动计划在 2018年底面向行业客户开放5G产品测试。三大运营商也均表示,将在2020年正式实现5G商用。
5G商业化将加速并推进产业化,中银国际报告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4.3亿个 5G 连接,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高通对外公布的预测则表示,到2035年中国 5G价值链将创造9840亿美元的产出。
华泰证券的一份报告中也显示,根据测算,5G时代国内传输设备市场整体市场规模约为4557亿-5720亿元。
“电科院旗下大唐移动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国无线移动通信产业的主力军。” 程燊彦团队表示,该公司也是推进我国5G产业商用进程的重要力量。今年6月12日,大唐移动在5G三阶段测试中已提前完成基于NSA架构核心网设备技术部分的所有内容,被市场认为可能成为5G时代的主流系统设备商之一。
邮科院旗下的烽火通信业务板块中,光通信设备和光纤光缆业务占比分别高达63%和26%,“5G对于网络带宽提出更高要求,将这两大企业的优势予以融合后,充分结合双方优势,形成协同效应。”上述团队人士也指出,本次重组获批将有望打造央企核心通信设备商。其中,烽火通信作为新集团旗下最大上市公司,将在本次重组中最先受益。新集团总部设在武汉,公司在未来会获得集团层面的资源优势,而5G时代通信基站对于承载网络有大幅的需求提升,烽火通信作为行业龙头,可凭借5G承载方案技术储备在新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同时,随着流量需求不断上升,以及短视频APP等新媒体的繁荣,传输网络扩容压力持续存在,也将为光通信传输建设和配套扩容发展带来机遇。
不过,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则是,新集团设立后的企业间融合的问题。“此前,两大企业均是行业内的领头性企业,在融合方面,需要有一定技巧。”一位关注通信行业人士表示,好在双方均为国企,企业文化类型相同,如果调配好人事问题,预计后续融合难度不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