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产业将重塑全球海洋通信格局
发布时间:2017-05-05 16:44:30 热度:1865
5/5/2017,“在美国,用当地电话卡拨打中国电话大约0.05美元/分钟,而在中国用本地电话卡拨打美国电话,大约需要3元/分钟,为什么?因为中美之间的海洋通信光缆是美国铺设的,中国是租用方。”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下称烽火海洋)总经理余次龙一语道破“价格差”的谜团。
海底光缆是国际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承载了互联网、语音、跨国公司专线等90%以上的国际通信业务。当前海洋通信领域由欧洲、美国、日本的企业主导,承担了全球80%的海缆市场建设,因技术壁垒,国内企业难以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这种被垄断的局面即将被珠海一家企业打破。2015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布局海洋网络产业,将形成为海洋通信提供全系列产品、并提供海洋网络全面解决方案的产业技术能力,为世界各国“互联互通”提供新选项。
扎根珠海腹地 对接“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建设,为中国企业带来了“走出去”和“走向深海”的政策东风。“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提条件,这其中既包括了物理上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连通,也包含了跨境骨干光缆建设、信息丝绸之路和国家通信畅通等内容,而信息畅通则是保障物理“互联互通”的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海缆取代卫星成为首选的传输方式。2015年,全球超过97%的数据流量通过海底光缆传输,剩余3%则由卫星系统传输。一条高容量的海底光缆是跨海大陆间或岛屿间重要的有线通信媒介,海底光缆的长度从数皮长公里到36800皮长公里不等。
总部位于武汉的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设备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2015年,烽火通信成立全资子公司烽火海洋并扎根珠海,开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将为海洋通信系统提供从产品(海底光缆、中继器、传输设备、馈电以及海缆附件)到服务(海洋系统设计、安装施工、调试开通、维护、增值服务),最终为客户提供海洋网络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
烽火海洋基建项目总经理曹军介绍,该项目位于高栏港经济区装备制造基地北区黄茅海作业区,计划投资4.9亿元,项目将作为烽火通信在华南地区研发,生产海底光缆、中继器及传输设备的基地,建成后,年产不同型号海底光缆将达到2万皮长公里以上。
光缆升级换代 烽火恰逢其时
随着全球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各国均大力投入海洋开发。我国大陆拥有超过1.8万公里海岸线、6000多个岛屿,对海缆等海洋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量极大。
“以前中国与外国的通信往往需要从美国或者欧洲的光缆进行中转,中国只有近海岛屿之间的通信属于自己主导。”余次龙介绍,目前全球许多海缆都需要新建或升级,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例如从中国到智利新建的5万皮长公里的海缆就将由中国主导建设,按照每公里10万元的造价计算,5万公里就是50亿元的成本,加上中继器和人工费用,工程总投入将近300亿元,这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
早期,美国、欧洲、日本因经济发达,且数据量足以支持投资收益经济回报,所以大力开拓海洋市场。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如今中国有技术和能力铺设海底线路,且经济总量也足以支撑产业,因此烽火此时迈向深海恰逢其时。
我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首要重点任务就是掌握信息主动权。余次龙说,烽火开拓海洋通信市场,是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安全的要求,而其中的技术水平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从质量等级上看,通俗的讲,产品可分为民品、工业品、军品、宇航品等几个级别。烽火经过多年研发,将原有民用级的海洋通信产品提升到军品及以上级别,大大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余次龙介绍,以前国际海洋通信市场由法国阿尔卡特朗讯、美国TE泰科、日本NEC等企业垄断,中美之间的三四条海缆都是由美国主导,但如今这个局面即将被打破。
珠海将建全球最大厂房 有望年底投产
烽火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一期建设主要围绕海洋项目,二期、三期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云计算建设。
“我们有信心做到全球第一,因为珠海拥有全球最大、最长、最豪华的海缆生产厂房,总长度超过300米,可以做到海缆制造‘不回头’,虽然发展晚,但是起点高,具有后发优势。”曹军说,经过前期的软基处理、土地勘测和平整,今年6月施工队将进场开始建设厂房,争取年底厂房封顶并投产,2020年将实现全链产出,年销售额预计达到30亿元,5年后有望达到100亿元。
“中国的海底光缆产业布局全球之后,跨国长途话费、国际流量费等通信费用将大大降低,有利于控制国际海洋产业的成本,有利于配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余次龙表示,对珠海而言,未来烽火的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云计算等项目将有助于珠海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带动珠海小微企业成长。
海底光缆是国际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承载了互联网、语音、跨国公司专线等90%以上的国际通信业务。当前海洋通信领域由欧洲、美国、日本的企业主导,承担了全球80%的海缆市场建设,因技术壁垒,国内企业难以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这种被垄断的局面即将被珠海一家企业打破。2015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布局海洋网络产业,将形成为海洋通信提供全系列产品、并提供海洋网络全面解决方案的产业技术能力,为世界各国“互联互通”提供新选项。
扎根珠海腹地 对接“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建设,为中国企业带来了“走出去”和“走向深海”的政策东风。“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提条件,这其中既包括了物理上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连通,也包含了跨境骨干光缆建设、信息丝绸之路和国家通信畅通等内容,而信息畅通则是保障物理“互联互通”的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海缆取代卫星成为首选的传输方式。2015年,全球超过97%的数据流量通过海底光缆传输,剩余3%则由卫星系统传输。一条高容量的海底光缆是跨海大陆间或岛屿间重要的有线通信媒介,海底光缆的长度从数皮长公里到36800皮长公里不等。
总部位于武汉的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设备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2015年,烽火通信成立全资子公司烽火海洋并扎根珠海,开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将为海洋通信系统提供从产品(海底光缆、中继器、传输设备、馈电以及海缆附件)到服务(海洋系统设计、安装施工、调试开通、维护、增值服务),最终为客户提供海洋网络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
烽火海洋基建项目总经理曹军介绍,该项目位于高栏港经济区装备制造基地北区黄茅海作业区,计划投资4.9亿元,项目将作为烽火通信在华南地区研发,生产海底光缆、中继器及传输设备的基地,建成后,年产不同型号海底光缆将达到2万皮长公里以上。
光缆升级换代 烽火恰逢其时
随着全球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各国均大力投入海洋开发。我国大陆拥有超过1.8万公里海岸线、6000多个岛屿,对海缆等海洋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量极大。
“以前中国与外国的通信往往需要从美国或者欧洲的光缆进行中转,中国只有近海岛屿之间的通信属于自己主导。”余次龙介绍,目前全球许多海缆都需要新建或升级,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例如从中国到智利新建的5万皮长公里的海缆就将由中国主导建设,按照每公里10万元的造价计算,5万公里就是50亿元的成本,加上中继器和人工费用,工程总投入将近300亿元,这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
早期,美国、欧洲、日本因经济发达,且数据量足以支持投资收益经济回报,所以大力开拓海洋市场。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如今中国有技术和能力铺设海底线路,且经济总量也足以支撑产业,因此烽火此时迈向深海恰逢其时。
我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首要重点任务就是掌握信息主动权。余次龙说,烽火开拓海洋通信市场,是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安全的要求,而其中的技术水平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从质量等级上看,通俗的讲,产品可分为民品、工业品、军品、宇航品等几个级别。烽火经过多年研发,将原有民用级的海洋通信产品提升到军品及以上级别,大大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余次龙介绍,以前国际海洋通信市场由法国阿尔卡特朗讯、美国TE泰科、日本NEC等企业垄断,中美之间的三四条海缆都是由美国主导,但如今这个局面即将被打破。
珠海将建全球最大厂房 有望年底投产
烽火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20亿元,一期建设主要围绕海洋项目,二期、三期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云计算建设。
“我们有信心做到全球第一,因为珠海拥有全球最大、最长、最豪华的海缆生产厂房,总长度超过300米,可以做到海缆制造‘不回头’,虽然发展晚,但是起点高,具有后发优势。”曹军说,经过前期的软基处理、土地勘测和平整,今年6月施工队将进场开始建设厂房,争取年底厂房封顶并投产,2020年将实现全链产出,年销售额预计达到30亿元,5年后有望达到100亿元。
“中国的海底光缆产业布局全球之后,跨国长途话费、国际流量费等通信费用将大大降低,有利于控制国际海洋产业的成本,有利于配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余次龙表示,对珠海而言,未来烽火的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云计算等项目将有助于珠海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带动珠海小微企业成长。